最美莫过读书时

发布时间: 信息来源:


□高巍

  晚上七点未到,市新华书店平原路店门口已排起了长龙,梁晓声新乡读者见面会在这里举行。慕名而来的有七十多岁的老人,有上小学的孩子,他们手里捧着《人世间》,怀里抱着《知青》,包里装着《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年轮》等,静静地等候梁先生。

  在雷鸣般的掌声中,梁先生走上主席台。他头发花白,面色红润,目光深邃而温和。他一口一个“亲爱的同志”“亲爱的读者”,让人感到轻松愉快。他和师弟李师东的朗读将读书见面会推向了高潮。

  梁先生读书的样子让我的思绪回到了上世纪70年代。那时,物质生活贫乏,精神生活也不充实,我家唯一的精神食粮就是《小说月报》,这是妈妈挤出钱给我们姊妹订的杂志。当时,梁先生的长篇小说《知青》在《小说月报》上连载。每当新杂志到手,我们姊妹几个围在妈妈身边,等着妈妈忙完给我们读书。

  夜很冷,我们小小的身体躲到被窝里,几个小脑袋齐刷刷地转向妈妈,眼睛盯着妈妈手里的杂志,好像生怕妈妈漏了一句话或是一个字。妈妈瘦弱的身体隐藏在昏黄的灯光后面,看起来似乎更单薄了,可她腰板却挺得笔直。妈妈还为读书活动起了个好听的名字“围炉夜读”,这成为妈妈的心血之作《桑榆絮语》中最感人的一幕。

  往日种种,俱已湮没在那些时光里,唯有妈妈读书的样子依旧那么清晰。

  转眼之间,那个以听妈妈读书为最大享受的我,也为人妻为人母了,有了自己的宝贝女儿。生活是匆忙的,但总能于时间的缝隙,寻找它隐匿的诗意,那就是读书。于是,在休息日,带着女儿,带上书本,在小河边、草地上席地而坐,望天上云卷云舒,听耳边书声琅琅。望着女儿圆圆的笑脸儿,被风儿轻轻吹起的刘海,我在心里默默地祝福女儿。

  留一段时间给自己,哪怕只是些许的缝隙,拿起书本,让一颗浮躁的心回到年少时的夜晚,在柔柔的灯光中,获得片刻的宁静。

  让我们一起读书吧,最美莫过读书时。

(封丘县金瀚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