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当代大学生精神贫困问题及其对策

发布时间: 信息来源:


孙权

  习近平总书记曾寄语当代青年,要锤炼品德修为,我们要建设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不仅要在物质上强,更要在精神上强,精神上强,才是更持久、更深沉、更有力量的。但是,精神贫困在大学生群体中表现的越来越突出,特别是在中国彻底消除绝对贫困之后,当代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在某些方面还存在着种种缺憾。例如,网传的“低头族”、在课堂上昏昏欲睡者比比皆是,究其根源在于精神上的贫困。

  一、精神贫困的内涵

  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强调物质决定意识,因此,物质贫困必然会进一步导致精神贫困。这很好理解,在基本生活保障没有得到满足的前提下,何来精神方面的富足。精神贫困与物质贫困是辩证统一的,而且随着我国社会生产力的不断提高,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就足以体现出相当一部分人精神上的贫困。马克思虽然没有给出精神贫困明确的概念,但是可以从其反贫困思想中得到印证,同样也指导着人民不断完成反贫困的任务。

二、当代大学生精神贫困的表现

(一)目标方向迷失。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广大青年要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怀揣梦想、脚踏实地,敢想敢干、善做善成,立志做有理想、有担当、能吃苦、肯拼搏的新时代好青年。然而随着社会物质生活的不断提高,当下大学生对于自身未来发展存在着迷茫甚至缺失等现象,造成这种情形的根源在于自身的精神贫困,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对于外来新鲜事物没有任何把控力,容易受其影响,造成精神世界的匮乏;二是意识不到大学本身真正的内涵所在,不清楚身处大学之中与未来社会发展二者之间的关系;三是对自己思维认知不到位,找不准自己真正的目标方向,从而荒废学业,浪费时间。在精神贫困的“温床”中,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陷入其中难以自拔,这也成为高等教育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社会活动被异化。

  从哲学上说,异化指的是主体发展到一定阶段,分化出自身的对立面,向外转化为异己的力量。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原本属于人们创造出来的利于自身以及社会发展的工具,现在逐渐转变为阻碍发展的一种异己的力量。在信息化“大爆炸”的时代,网络在给人们带来诸多便利,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同时,也造成了异化,特别是在大学生群体中,这种异化更加明显。上课玩手机,沉迷于网络游戏、虚拟空间等现象足以印证了网络给大学生带来的种种危害。电脑、手机一类的电子产品原本是促进学生更好学习的产物,却逐渐被异化为阻碍学生正常发展的工具。长期处在这种被异化情形之下,学生群体也会丧失社会实践、人际交往及参与社会公共活动的积极性,同时也加剧了自身精神贫困的程度。

  (三)心理问题滋生。

  身心健康对每个人都极为重要,特别是对当代大学生更是如此。在当下,产生心理问题的学生不在少数,有些学生因为学业与生活上遇到了一些困难,就产生了一系列心理问题。诸如焦虑、自我内耗、抑郁、自卑等,这些都阻碍了学生正常的学习和生活。近年来,不乏有自伤、自杀者,这都是因为精神贫困下产生的心理问题而导致的悲惨结果。导致这类现象发生的原因可以总结为两方面,一是因为压力过大导致的,在升学、就业、人际交往、同辈竞争等方面有所显现;二是因为长时间“躺平”导致的,久而久之的无所事事也会影响学生的正常发展。究其根源,造成这些情况的根本原因是大学生的精神贫困,只有真正解决掉精神贫困,才能使大学生的心理变得健康,才能更好地学习和生活。

  三、解决当代大学生精神贫困问题的对策

  (一)加强理想信念教育。

  理想信念不坚定,就会在精神上“缺钙”,从而出现“软骨病”的情况。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要在实现理想的过程中树立起创造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的坚定而远大的理想信念。在高校中,无论从顶层设计还是教师课堂上,都要将理想信念教育融入其中,使学生在日常潜移默化之中践行自己的理想信念;在家庭中,亲人的家庭教育也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只有将家校共育的机制完善落实好,才能不断激励学生的成长;在学生的个人发展过程中,也应该不断强化自身理想信念,向前一小步,前进一大步,只有脚踏实地才能将理想信念的力量发挥到极致。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征程中,要不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只有从精神贫困的源头解决问题,坚定学生的理想信念,才能让学生在此过程中融入青春的力量。

  (二)加强思想政治教育。

  马克思主义是实践的理论,指引着人民改造世界的行动,在人民反精神贫困的进程中起到的作用是不可估量的。马克思主义为人们提供科学方法,提供辩证思维方法,是指导人们正确实践活动的根本。学生只有掌握了事物发展的规律,将辩证思维的能力与事物发展有机结合,才能使人生的前进方向不走样、不变形。在当下高校课堂中,教师已然将思政课融入到高等教学过程中,但还缺少创新性、灵活性,学生没有学懂悟透马克思主义的精髓,这也使得一些思政课内容过于形式化,流于表面,最终使得学生在日常实践中无法得以运用,从而效用不明显、不突出。只有不断加强对学生的思政教育,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学生的实际有机结合起来,才能更好地解决精神贫困问题,进而丰富学生的日常。

  (三)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学生心理问题的根源就是精神贫困。学生出现心理问题的原因很多,大体可从两个方面着手解决这一问题。一方面要不断加强对学生的心理辅导。高校在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应针对学生出现的心理问题,增加一些现实因素的干预手段和准确的定位,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心理教师、高校辅导员和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学生,要通过对这些学科的不断强化训练,切实把心理健康功能训练到位,从而有效避免学生出现心理问题。另一方面是家庭因素,家庭教育也不能忽视。为了让学生在一个健康的环境中成长,社会应该重视对每一位家长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引导,从而达到良好的家校共育效果。

  精神贫困不仅影响着当代大学生,而且对于每一个国民来讲都是百害而无一利的。在我国消除了绝对贫困的基础之上,在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中,消除精神贫困成为反贫困征程中的又一难题。为了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我们必须坚定信念,加强学习,增强信心,这样才能更好地奋斗,消除精神贫困。

  (作者系吉林财经大学助教、辅导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