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2版:
      

市工信局组织企业家赴上海交通大学开展专题培训

为着力培育我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不断增强其发展韧性和引领作用,持续优化营商环境,2月27日至3月3日,市工信局组织全市60余名企业家赴上海交通大学,开展为期5天的高质量发展“专精特新”专题培训。市工信局三级调研员侯光军,上海交通大学终身教育学院院长助理高天峰参加开班仪式并致辞。

学习理论悟真理

郭爱军,上海长江开发促进会会长,《双循环新格局下中国经济增长的结构特征与趋势分析》 郭爱军以“先进制造业是实现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核心”开篇,从“新基建、新平台、新应用、新组织、新供给、新消费、新文化科技、新智慧城市、新数字信任、新数字生态”10个新变化展开,分析预测了今后中国经济增长的结构特征与发展趋势。

陈建勋,上海社会科学院区县研究中心主任,《创新驱动与智能制造:走向高端的必由之路》 陈建勋围绕“创新驱动和智能制造”,讲述了巨变时代下“货物贸易到数字贸易”和“中美贸易战上升为科技战”两个产业变化趋势,并从“经济发展基础”“经济发展内涵”“经济发展动力”和“经济发展载体空间建设要求”4个方面阐述新技术条件下的产业动能转换。

于涛,独立经济学家,《碳达峰、碳中和政策、路径和投资机遇》 于涛从“节约”“能源革命”和“固碳”3个方面对双碳的实现路径及要点进行了阐述分析,在对中国宏观的双碳政策进行解读后,分析了双碳政策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重点阐述分析了能源电力行业和新能源汽车两个重点行业未来的发展路径、投资和机遇。

钱锋,国网英大碳资产管理公司首席科学家,《企业双碳战略规划与落地路径》 钱锋从自己创办碳资产管理公司的经历切入课程,讲解了当前国家双碳战略的大背景下,企业进行双碳工作的必要性,从“企业内部碳盘查”“设定双碳时间表和路线图”“企业碳资产开发与管理”“绿色供应链与信息披露”“绿色金融”等方面阐述了企业双碳战略规划和落地路径。

黄采金,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副教授,《新经济时代企业家战略视野与商业发展模式》 黄采金以“饿了么”作为核心案例,介绍了新经济时代企业家应该具有的战略视野与商业发展模式,阐述了企业从生产经营型向资本运营型转变的必要性,并结合课堂上参与培训的企业,引导企业家学员们互相讨论,为企业制定新的发展模式。

刘钢,复旦大学国家示范性软件学院副院长,《数字化革命与企业战略转型》 刘钢首先深入浅出地为学员们讲解了“企业为什么必须进行转型升级”“企业转型需要解决什么问题”“什么是数字科技”“数字科技有什么用”等企业转型和数字科技方面的问题,并详细阐述了如何用数字科技来帮助企业进行转型升级。

袁婉贞,中国注册会计师、高级会计师,《创新转型期企业财务管理与成本控制》 袁婉贞从企业财务管理的微观层面和国家财政税收政策的宏观层面出发,通过引用大量实践案例,为企业家学员深入浅出讲解了企业财务管理方面的知识,并教导企业家要学会用财务思维看待公司的发展,学会成为财务信息的使用者。

现场教学促实践

本次培训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安排全体学员到可口可乐公司(上海申美饮料食品有限公司)和三一重工参观学习(如图)。企业家观摩了机械化、智能化的生产车间,看到了人与机器相辅相成的工作模式,切实感受到了精益管理下的高效率智能制造。

精英汇聚谈收获

在为期5天的专题培训中,企业家积极聆听名师授课,课后各小组热烈探讨,分享收获。

闫银凤,河南银金达集团董事长:感谢市委、市政府对企业的重视和支持,感谢市工信局的精心组织。作为一名企业家,学习是终生的。通过这次培训,对新时代这个节点,企业应该怎样发展、怎样高质量发展,有了新的认识和启发,希望今后有机会再次和我市众多优秀企业家一起外出学习。

黄建利,河南心连心蓝色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我印象最深的就是黄采金老师讲的“把企业从生产经营型向资本运营型转变”,与我们的企业情况类似,在近几年市场竞争十分激烈的背景下,我们要主动将自己的思维认知提高上去,这样才能从容面对竞争。

郭苏广,河南广瑞汽车部件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在市工信局的精心组织和周密安排下,有幸参加了本次专题研修班的学习。作为企业管理者,必须坚持学习和创新,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寻求机会。通过对可口可乐公司和三一重工进行实地参观学习,开阔了自己的眼界,感受到了企业智能化管理和数字化转型的必要性与紧迫性。

结语

此次培训受到企业家的一致好评,他们在不断吸收理论知识的同时,也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对于企业未来的发展方向有了更加深入和清晰地思考。

下一步,市工信局将继续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不断深化“万人助万企”活动,大力支持企业走高质量发展和“专精特新”道路,为我市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作出贡献。 (侯光军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