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8版:
    

敦留店梁都堂(上)

敦留店村在新乡县小冀镇西南5 公里处,属新乡县七里营镇。唐时,此地有店铺,又为黄河渡口,一次洪水泛滥,从上游漂来一木阁,阁内有一女神像,到此蹲留不走了,此地遂名蹲留店,后演变为敦留店。

明代,该村梁姓出了一位官居都堂的大人物,名叫梁问孟,字静斋。嘉靖十四年(1535年),他以举人第一名,任浙江省西安县(今衢州市)令。当时该地设有山东种马场,种马肆意啃青、吞食五谷,百姓叫苦不迭。同时,种马场的粮草供应,均由当地百姓额外承担。当地百姓负担不起,历任县令却不管不问。

梁问孟到任后,经过实地调查,迅即上书嘉靖皇帝,恳请将种马场迁出县境,以利民生。嘉靖皇帝阅奏后,认为梁问孟所言有理,立即采纳了他的建议。当地百姓无不欢呼雀跃,奔走相告。

嘉靖皇帝根据梁问孟的提议,将山东种马场由浙江省西安县迁往甘肃省犬丘县(今甘肃礼县)。犬丘县为养育良种马宝地,种马场迁入后,梁问孟提议减免犬丘县百姓的赋税。这样,西安县的生产发展了,犬丘县的百姓富裕了。几年后,因政绩突出,梁问孟升任为开封府知府。

梁问孟在开封府知府任内,因政绩卓著,又升为兵科给事中。他委任宁夏永宁地区一个叫烛邪盟的人为当地部族首领,但烛邪盟竟妄想称霸一方,反叛朝廷。梁问孟得知后,迅即赶到永宁,采用安抚的办法,诱使烛邪盟交出兵权,同时让他带领部族群众开垦荒地,挖沟修渠,利用黄河水灌溉农田。这样既没有使矛盾激化,也把烛邪盟部族群众的生产积极性充分调动了起来。经过几年开垦,大片荒野变为良田,永宁地区每年增收粮食万余石,百姓生活水平大大提高,生产积极性更加高涨,社会秩序也稳定下来。

正当梁问孟为军务日夜操劳之际,他的母亲突然病故,他迅即辞职返乡。办完母亲的丧事后,他趁守孝之际,潜心研究孔孟学说,并关心家乡教育事业。他一方面积极捐资在县里兴建学官,一方面在村里兴办私塾,千方百计给学生营造读书场所。梁问孟走村串户,动员青少年或入学宫,或进私塾。在梁问孟的大力支持、推动下,新乡县当时的学风大振。

因梁问孟精于吏治,勤于兴教,嘉靖皇帝敕赠他左副都御史衔。梁问孟学识渊博,诗文俱佳,著有《掖垣奏议》《抚宁疏稿》《杨林纪事》等。

至今新乡县流传较为广泛的有他勤学与报恩的故事。

梁问孟的读书故事

八九岁的孩子,正处于上学念书、受启蒙教育的年龄,而梁问孟却在这小小年纪,因家道贫寒,挑起生活重担,靠卖馍维持母子二人的生活。

每当看到自己的小伙伴到学堂念书时,他心里就又急又气又伤心。向母亲提出上学吧,还怕母亲心里难过。万般无奈之下,只好等每天卖完馍之后,立刻跑到学堂,倚门而望、隔窗而听。同学们赶他走,他也不走。后来被教书先生尚文先发现了,就问他:

“你这个孩子来这儿干什么?”

“听您的学生念书哩!”

“听哪个学生念书?”

“听一堆学生念书!”

“那么多学生念书,你能听得过来吗?”

那时候念书不像现在,一班几十个人,读同样的课文。⑦

(王振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