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讯 为开辟区域发展新格局,高新区坚持“安置先行、生态先行、公建先行、路网先行”的原则,全力聚焦民生工程,优化规划控制,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统筹项目落地时序,加速推进公建项目建设。
强化战略指引,大力实施推进。积极践行“二马”机制,深入一线“马路办公”,召开区属用地公建配套设施社区用房、幼儿园、青少年活动室、养老服务设施建设情况专题会,要求积极探索城市既有居住社区配套设施建设的有关政策、路径和机制,大力推进居住区公建设施建设,带动周边项目同步开发、同步使用,打造和谐宜居环境,提升居民文化生活水平。
坚持规划引领,加强城市设计。开展配套设施建设专项行动,进一步完善社区用房、幼儿园、青少年活动室、养老服务设施台账内容,便于日后管理和移交工作。本着公建建设必须与居住人口规模相对应的原则,在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中根据15分钟生活圈、10分钟生活圈、5分钟生活圈、居住街坊以及完整居住社区五个层级统筹安排公共配套设施的分布与建设。在具体项目建设中严格要求公建设施与住宅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投入使用,按照规定验收登记并交付使用。
积极探索实践,打造完整社区。为更好地推动居住区配套设施建设专项行动,大力实施从老旧小区改造到完整居住社区建设,目前,共规划配建中小学12所、幼儿园27所、养老服务设施13处、青少年活动室19处。这些布局合理、丰富多彩的公建设施将进一步完善城市功能,增强城市内涵,提升城市宜居水平。
下一步,高新区将一手造氛围强共识,一手抓攻坚促成效,全面优化公建配套设施建设,加大集中集约建设,高品质推进、高效率落地,不断完善城市功能,为经济稳中求进夯基础,为长远发展谋新篇。
(高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