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2版:
      

强化“四个意识”
争做一名合格的人大常委会委员


高弘

在十四届人大履职之初、各项工作全面推开之际,市人大常委会组织开展常委会组成人员培训班,节奏紧凑,内容丰富,针对性、实用性强,受益匪浅。按照安排,我结合连续三届担任常委会委员的实践和此次学习,汇报一下个人粗浅的体会。

一、强化政治意识,把牢履职方向

人大首先是政治机关,任何时候都要把旗帜鲜明讲政治摆在首位,站稳政治立场,做政治上的明白人。要深刻领悟坚持党的全面领导这一最高政治原则,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一致,坚决贯彻省委、市委的指示要求和意图安排,坚决落实常委会党组议定的工作部署,把党的领导贯穿依法履职的全过程。要始终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一根本政治制度,深刻理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显著优越性和独特优势,当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忠实维护者、实践者和推动者,不断丰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新乡的实践特色、时代特色。要牢牢把握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这一本质要求,深入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理念,代表人民依法行使国家权力,切实为人民用权、为人民履职。

二、强化学习意识,夯实履职基础

履行好委员职务,发挥出委员作用,学习是前提。要加强学习政治理论。认真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尤其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大工作的重要讲话、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做到以理论清醒保证政治坚定、以思想自觉引领行动自觉。要加强学习法律知识。人大工作的法律性、程序性、原则性很强,无论是立法、监督,还是决定、任免,都必须依法进行。要不断学习宪法、组织法、选举法、代表法、监督法等法律法规,善于运用法治思维、法治方式开展工作。要加强学习履职业务。系统学习人大工作制度,准确把握人大工作特点、要求和规律。人大工作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等方方面面,单凭固有的知识结构和工作经验是不够的,必须加快知识更新、优化知识结构。

三、强化责任意识,提升履职能力

常委会委员是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肩负重大政治责任、社会责任、法律责任,要紧密结合常委会履职特点,不断提升三种能力。要提升审议审查能力。听取审议专项工作报告是常委会会议的主要内容,也是常委会依法履职的重要形式。作为会议参与主体,我们的审议发言水平,决定着会议质量,影响着工作效果。在会前应深入调研,在会上要认真发言,紧扣主题不说题外话,熟悉情况不说外行话,把握分寸不说过头话。要提升视察检查能力。开展视察检查是我们履职的另一种重要形式。在视察检查前,要提前做好功课,提高发现问题的敏锐性、分析问题的严密性、建议对策的可操作性。要提升调查研究能力。既要积极参加常委会统一安排的各种调研,又要加强与代表和选民的联系,对立法项目、监督议题主动开展调研,摸清情况、找准问题、反映意愿、提出建议。

四、强化使命意识,提升履职实效

常委会委员作用的发挥,关系到国家权力的有效行使,关系到人民当家作主权利的实现与否。身为常委会委员,必须强化使命担当。要认真履行委员职务。本着对组织、对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认真参加人代会、常委会,参与法规制定、执法检查、视察调研等活动,积极审议各项报告,提出高质量意见建议,助力“一府一委两院”加强和改进工作。在上届任职期间,我曾先后提出关于骆驼湾污水处理厂搬迁、推进综合保税区建设、筹建诗经植物园等建议,推动了相关工作的开展。要始终聚焦中心大局。这次培训班专门安排了市委经济工作会议、政府重点工作的解读,这就是我们工作的重点。要紧紧围绕党委重点关注、政府着力推进、群众高度关切的事项,找准依法履职的切入点、结合点、着力点,深入调查研究、踊跃建言献策,抓住履职重点、提升履职实效。要更加密切联系群众。坚持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多下基层,多到代表联络站点走访,与群众面对面交流、零距离接触,真正做到在联系群众、接触实际中发现带有普遍性、共性、典型性的问题,以高质量的审议意见或者议案、建议、批评等法定方式,推动有关问题从制度上、法律上、政策上得以解决。要自觉维护人大形象。对委员身份的认识不能走偏、对肩负职责的定位不能走偏、对履职行权的范围不能走偏,争做依法履职的表率、干事创业的表率、遵纪守法的表率,树立起新时代人大常委会委员的良好形象。

以上是个人的一些浅显体会,相比新时代对人大工作的要求、人民群众的期盼还有不小差距,不妥之处,敬请各位领导和同志们批评指正。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以此次培训为契机,珍惜任期,知责履职,以崭新的姿态、饱满的热情、切实的行动,为十四届人大常委会依法履职贡献力量。

(作者系市人大常委会委员,此文是作者在市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培训班上的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