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市中心医院 杨福娟
静脉血栓栓塞症(VTE)是一种由于静脉内血栓形成而引起静脉阻塞性回流障碍的临床常见疾病,世界上每16秒就有1人VTE,每37秒就有1人VTE死亡,每年因VTE死亡病例超过84万例,是继缺血性心脏病和脑卒中之后,位列全球排名第三的血管杀手,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被称为“沉默杀手”,但也是最有可能预防的一种致死性疾病。2022年,我国老年人占总人口的19.8%,在实现健康老龄化国家战略的要求下,预防老年人VTE尤为重要。
什么是静脉血栓栓塞症(VTE)?
静脉血栓栓塞症(VTE)是血液在静脉内不正常的凝固,使管腔不正常凝固,使管腔部分堵塞或完全堵塞,是住院患者的常见并发症和非预期死亡的重要原因,被称为“沉默杀手”。它不仅发生于住院患者,也可发生于日常生活之中,尤其是居家或养老院的老年人。根据栓子发生的不同部位,称为深静脉血栓DVT和肺动脉栓塞症(PTE)。
血栓是怎么形成的?
血液中的液体成分叫血浆,血浆中有血细胞、血小板等有形成分,正常时是流动的、通畅的。血浆中的有形成分凝结,局部的血流凝成了团块状,甚至像胶冻状、糊状物体,这就形成了血栓。人体下肢静脉血液的回流,主要依靠于腿部肌肉泵的作用,通过腿部肌肉的收缩以及静脉瓣膜的单向阀门开关,促使下肢血液回流到心脏。由于各种原因导致长时间无法移动双脚,下肢活动减少或制动时,可引起下肢静脉血液流速减慢、淤滞,形成血栓。节假日亲朋聚会打牌,久坐不动、喝水少、抽烟多,也容易导致这种状况。拥挤的火车车厢、长途自驾等场景都有相似的危险因素,血流就会减慢,下肢血液聚集而形成血栓,临床上称之为“深静脉血栓形成DVT”。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因新生血栓容易脱离静脉壁,随血流进入到右心室,加之右心室收缩,将其推入肺动脉,从而发生一系列的症状甚至导致猝死,临床上称之为肺血栓栓塞症PTE。
老年人发生VTE的高危因素及表现
居家及养老院的老年人是静脉血栓栓塞症发生的高危人群,长期卧床、创伤、骨折、高龄、肥胖、久坐不动、恶性肿瘤、血液高凝状态等,都是发生静脉血栓栓塞症的高危因素。
深静脉血栓发生后,可能会出现患肢的突然肿胀、触觉异常、疼痛、皮肤温度升高、皮肤颜色发红,而肺栓塞可能会引起呼吸困难、剧烈胸痛、咯血、晕厥,严重者发生休克,甚至死亡。70%左右的致死性肺栓塞在死亡前未能被诊断,约80%的静脉血栓栓塞症患者无明显的临床表现。
居家及养老院老年人如何预防静脉血栓栓塞症发生?
1.合理饮食:多吃应季蔬菜、豆类、全麦面粉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品,保持大便通畅。
2.多饮水:每日饮水1500ml左右,心肾疾患适当减少饮水量。
3.勤运动:良好的生活习惯是基础,但当我们不可避免地需要长时间卧床久坐时,实施踝泵运动是有效的预防措施。踝泵运动是通过踝关节缓慢、全范围屈伸踝关节,用力地屈伸锻炼,促进双下肢肌肉的收缩运动,促进血液及淋巴液回流,消除肿胀,避免静脉血液淤积形成血栓。具体方法分3步为1个回合:跖屈(勾脚尖)——背伸(拱脚背)——环绕(由内或由外环绕),每个动作保持10秒,每小时10个回合,每天10次。
禁忌症:全身情况极差,病情不稳定的;踝关节不稳或踝部骨折未愈、未作内固定的;骨关节肿瘤的老年人;运动破坏愈合过程造成该部位新的损伤、疼痛或炎症加重时。
4.休息时抬高下肢20厘米至30厘米,促进下肢血液回流,必要时选穿加压袜。
5.戒烟(注意避免吸入二手烟),避免长时间站立、久坐及不良坐姿,穿舒适的鞋袜。
居家及养老院老年人发生了静脉血栓栓塞症怎么办?
1.一定要卧床休息,轮椅或平车送医院就医。
2.如果已经发生呼吸困难、剧烈胸痛、咯血,应立即平卧,平车送医院急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