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5版:
      

长征对中国共产党形象的重塑及其时代启示

喻颖 黄跃红

中国共产党历来注重自身的形象建设,长征在共产党形象建设发展史中具有重大意义。大力宣传长征精神,不仅重塑了中国共产党为人民奋斗的政党形象,而且使中外人士更深刻地认识了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程。中国共产党百年理论创新,重塑长征精神,其理论与实践取得了重大进展,对当代政党的形象建设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党的形象和威望以及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不仅直接关系党的命运,而且直接关系国家的命运、人民的命运、民族的命运。这句话深刻阐释了党的形象的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为中国共产党形象研究指明了方向。

一、中国共产党重塑和建构自身形象的内在要求

出于根深蒂固的意识形态对立,以及中国共产党自身对外宣传条件和能力的限制,长征前夕,蒋介石和南京国民政府、社会智识阶级以及国外主流媒体对中国共产党形象的妖魔化、污名化与神秘化之影响并存,严重威胁着红军的生存和中国革命的发展。长征为重塑和建构中国共产党形象提供了新机遇。中国共产党的形象被随意曲解,优化中国共产党形象对中国长征的胜利十分重要且紧迫。在长征的新形势下,由博古负总责的中央领导推行错误的政治路线,加上张国焘等分裂主义错误,严重阻碍了中国革命发展,这对中国共产党人是一个严峻的挑战。

二、长征对中国共产党形象的重塑和建构

(一)中国共产党形象建构的目标。

长征中党面临两大任务:一是军事斗争,二是政权重建。“对于军事斗争,共产党需要树立中国抗日领导者为中华民族谋幸福的革命者形象,带领军民在抗战和内战中获取斗争的胜利”。对于政权重建,红军从江西瑞金转移到陕北,创建了陕甘宁革命根据地,在陕北范围内建立了有效的政权体系,树立了不同于南京国民政府的治理形象。

(二)中国共产党形象建构的路径。

首先,坚定理想信仰和力行铁的纪律。其次,发展红色宣传,实行团结的民族政策。毛泽东指出,党的战斗力源自千百万拥护革命的群众,只有积极的口号、积极的态度才能领导群众,党的战斗力的恢复也一定要在这种积极态度之下才有可能实现。因此,党中央领导红军在沿途进行红色宣传,实行团结的民族政策,并在天然岩石上篆刻红军标语,在途经客家、苗、瑶等少数民族居住区时,及时发布民族团结政策。最后,强调文武战线和弘扬红色文艺。毛泽东一贯强调文武两条战线、文武两支军队配合作战的重要性。长征途中,文艺工作十分困难、凶险,必须克服重重挑战。长征文艺以两大鲜明特质成为嵌入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齿轮和螺丝钉”。第一,坚持艺术上的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统一;第二,坚持文艺作品内容贴近战士、顺应时代和群众要求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立场。

(三)中国共产党形象建构的效果。

长征对党和红军形象的有力重塑和建构,为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赢得人民群众的信任、改善国外民众对中国共产党的印象等一些突出问题创造了条件。首先,树立了党独立自主、政治成熟的政党形象。其次,锻造了红军听党指挥、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形象。最后,展现了共产党人北上抗日救国的中华民族先锋队形象,为建立和巩固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进行了思想上、政治上的充分准备,党的政治声望和社会影响力大大提升。

三、长征重塑和建构中国共产党形象的时代启示

回溯中国共产党的历史,长征是一部中国革命的百科全书,是中国共产党形象建构的重要转折点。诚如毛泽东同志肯定的,“长征是历史纪录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这句话高度凝练和概括了红军长征及长征精神成功重塑和建构党的形象,铸就了党强大的生命力、影响力和领导力,我们应当从中汲取经验和力量。

(一)坚持理想信念,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作为新时期的党员干部,应坚守长征中党员干部的模范行为,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艰苦奋斗、密切联系群众、不骄不躁,自觉抵制各种腐朽思想的侵蚀,做一名永远对党忠诚、有担当、做实事、为民服务的好干部。

(二)充分发挥长征精神引领当代社会思潮的精神旗帜作用。

长征的胜利,凝聚了伟大的长征精神。我们不难发现,长征精神中所蕴含的国家观、民族观、社会观和个体道德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本质内涵上同质同源,这就为当代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精神本源和实践支撑。我们要善于开发和运用长征精神的思想价值和实践价值,坚持巩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地位,发挥其引领当代社会思潮的精神旗帜作用。

(三)立足人民群众,充分发挥党宣传工作深入人心的作用。

在长征途中,红军向人民群众播下了革命的种子,扩大了党和红军的影响。如毛泽东同志所说的,“长征又是播种机。它散布了许多种子在十一个省内,发芽、长叶、开花、结果,将来是会有收获的”。在新时代,我们仍可以从对长征的宣传中吸取“养分”。首先,党的宣传工作要注重方式方法,要学习长征中灵活的宣传策略,服务于统一战线工作。其次,要高度重视党在舆论宣传中的重要地位,学习长征中党中央所制定的舆论宣传基本原则:服务于政治任务与军事行动的原则,一切从受众实际出发的原则,服从作战实际的原则。再次,掌握长征中宣传工作的多样性、灵活性、具体性、实效性四个特点,使宣传工作做到有的放矢、切中要害。最后是实现宣传手段的创新,在新时代,要实现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互融渗透,将传统媒体所具有的权威、真实与新媒体的快速、生动等优势巧妙结合起来,充分发挥两者的长处,增强媒体对政党形象传播的引导力和感染力,达到“播种机”的效果。

(作者喻颖系长沙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在读研究生;黄跃红系长沙理工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