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4版:
      

用真心暖民心 当好群众“贴心人”
——市公安局卫滨分局中同街派出所民辅警春节期间为民助民二三事

在群众心中,他们是最贴心的人,他们急群众之所急,化解矛盾,力促和谐稳定;在群众眼中,他们是最忙碌的人,他们走街串巷,守护平安,赤心践行忠诚,他们就是市公安局卫滨分局中同街派出所的民辅警。

春节期间,他们坚持服务群众“不打烊”:妥善解决邻里纠纷、寒冷冬日为迷路老人寻找亲人、走街串巷开展反诈宣传、热心为民办理证件……这一桩桩暖心小故事的背后,诠释着人民警察为人民无私的爱。

热泪盈眶的老人

1月28日15时许,中同街派出所接辖区群众报警称,在高村路有名老人走亲戚迷路了。

接警后,值班民警赵新勇迅速带领辅警董铭扬赶到现场,只见一名年约八旬的老人正坐在路边哭泣,民警急忙上前了解情况。

经询问得知,今年已84岁高龄的老人当天上午从封丘县坐车到新乡市区走亲戚,下车后忘记亲戚的家庭住址了,自己也没有手机,找不到亲戚家,着急地坐在路边不知所措。

“别着急大爷,好好想一想您的亲戚住在什么地方,一会儿我们送您过去。”赵新勇先将老人扶上警车,一边安抚老人情绪,一边帮助老人回忆亲戚的家庭住址。后来,老人想起其外甥好像在自由街附近某市场做生意。

赵新勇随即驾驶警车,与老人一同来到了该市场,并带领老人逐家商户进行寻找,终于找到了老人的外甥。老人看到自己的外甥后激动地说:“多亏了民警同志帮助我,这才找到了你,一定要好好感谢他们。”

“不用谢,这是我们应该做的。您年纪大,以后外出要有家人陪着,我们还有事儿,先回所里了。”民警赵新勇临走时还不忘叮嘱老人注意安全。

邻里间的“疙瘩”终于解开

为全面深化“三零”创建效果,中同街派出所着力开展“访民情、解民忧、化矛盾、防风险”活动,积极回应人民群众对公安工作的新期待、新要求,持续维护社会治安环境稳定。

在中同街派出所辖区某小区,因楼上住户家的孩子玩闹声音过大影响楼下邻居刘某休息,导致两家矛盾持续激化。患有神经衰弱的居民刘某多次与楼上住户协商无果后,准备从网上购买所谓的“振动器”来影响楼上住户。

1月29日,中同街派出所民警在走访时得知这一情况后,及时告知刘某这样不但解决不了问题,反而会使两家的矛盾越来越大。

经了解,居民刘某楼上住户家有3个孩子,而且家里有个滑梯供孩子们玩耍,楼上的声音导致刘某经常休息不好。为妥善解决两家矛盾,民警将双方带至派出所进行调解。在调解刚开始时,双方言辞激烈,情绪激动。所长王田宏和民警许利民、程学峰不厌其烦地做两家人的思想工作,讲法律,摆道理。

在派出所民警的耐心劝说和调解下,最终双方当事人深刻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握手言和,并表示将听取民警意见,邻里之间遇事多沟通、多商量。

反诈宣传不走样

为进一步深化当前正在开展的“豫祝平安”专项行动效果,有效预防各类诈骗,持续推进打击整治诈骗行为,提高人民群众的防骗意识和能力,中同街派出所民警采取“走街串户、邻里交流”的方式适时开展反诈宣传活动。

1月29日下午,派出所民警利用沿街门店刚刚开工经营之机,来到辖区大街小巷,向过路群众和小区居民发放宣传资料,并通过通俗易懂的拉家常方式,与群众悉心交流,详细列举网络上常见的各种现实案例骗局。

在某小区门口,民警还对路边休息的老年人详细讲解养老诈骗的惯用套路和手段(如图),普及防范知识和技巧,叮嘱老年人要保护好自己的人身、财产安全,告诫老年人不向陌生人透露自己及家人的身份、存款、银行卡等信息,如遇到可疑情况时,要多与子女、亲属进行沟通或拨打110报警电话,提高警惕,做到不轻信、不转账。

中同街派出所常态化开展反诈宣传活动,通过“面对面”宣传,切实有效提高了辖区群众的防诈反诈意识,用实际行动切实保障了群众的合法权益,真正守住了群众的“钱袋子”,营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

始终以微笑面对群众

派出所是公安机关直接面对群众的窗口,户籍室则是派出所的窗口,直接体现一个派出所乃至整个公安机关的精神面貌和工作作风。

中同街派出所户籍民警陈芳从事户籍工作几年来,始终怀着深厚的感情,把群众是否满意作为一把尺子,严格落实“放管服”要求,只要能现场办理的,一定不让群众多跑腿,需要补齐材料的,就用“小纸条”列举清楚,并将自己的电话也写上,让办事群众不懂就尽管打电话问,竭尽全力为群众排忧解难。

每一个工作日,陈芳都以温暖的微笑迎接来办理户籍的每一位群众,用她的热心、细心、耐心和爱心,树立了一个户政窗口民警的良好形象,赢得了辖区老百姓的广泛赞誉。

(吕永强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