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30%,50%,70%,90%……新乡市第二人民医院(以下简称市二院)儿科主任王晨旭、儿科康复室主任王世全以及多名专家盯着一名新生儿的血氧饱和度的攀升,都长长松了一口气,他们都知道这名新生儿又获得了新生。
1月14日上午,市二院手术室一名刚出生5分钟的婴儿突然出现呼吸困难,医护人员在进行抢救的同时,请儿科专家进行会诊,并随即转入NICU(新生儿重症监护室)。
医生在了解情况后得知,患儿足月剖宫产,肺部X线片并无毛玻璃样的改变。“婴儿如果肺部发育不良,缺少一种特殊物质——肺表面活性物质,可能造成肺泡没有完全充盈开,但肺部X线片会有表现;如果是新生儿湿肺,那么治疗后呼吸困难会逐渐缓解。然而这名患儿在吸氧治疗时第二天仍出现呼吸困难加重,改用呼吸机吸氧也难维持氧饱和度达到正常。”王晨旭表示,“我们考虑一边开展气管插管抢救,准备应用肺表面活性物质,一边联系放射科再行床旁胸片,了解肺部情况。”
这时的新生儿氧饱和度持续减低,低至20%~30%,已经出现严重缺氧,面色发灰发黄,生命岌岌可危。众专家从床旁胸片观看,患儿左侧透明度高,心影已向右侧移位,疑似新生儿气胸。心胸肿瘤外科副主任程富兵再次查片,确诊是气胸无疑。
病因明确后,接下来的治疗过程非常顺利,在程富兵的主刀下,很快确定了穿刺位置,从患儿胸腔内抽出大约5ml气体,并连接胸腔负压装置,很快患儿的氧饱和度开始攀升,于是就发生了文章开头的一幕。
经过救治,孩子现在一切都在慢慢变好。
(赵朋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