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2版:
      

骨科卧床患者深静脉血栓的危害和预防

骨科手术后,卧床是深静脉血栓的常见危险因素之一,患者若术后未接受抗凝治疗,约40%~85%的患者可发生深静脉血栓,对患者生命健康造成极大的威胁。

一、什么是深静脉血栓

深静脉血栓是血液在静脉内不正常凝结,使静脉血管出现完全或不完全的阻塞,引起静脉回流障碍。下肢深静脉血栓为常见的类型。

二、深静脉血栓的危害

1.急性伤害

深静脉血栓最大的危害为急性肺栓塞,致死性较强,最快几分钟就可以致命。当小腿深静脉血栓脱落之后,顺着血流回流到心脏,若是体积过于巨大,会造成心梗,而大多数血栓会通过心脏进到肺动脉,堵住肺动脉大血管,造成急性肺栓塞。

2.慢性伤害

深静脉血栓的慢性伤害最常见的为脑梗和心梗,以及慢性肺栓塞。如果脱离的栓子体积较小,可在身体器官的某个部位缓慢聚集,错过最佳治疗时期。

三、深静脉血栓的预防

如果不幸患上了深静脉血栓,初期一定要卧床休息,防止血栓脱落。一般急性静脉血栓可通过溶栓、抗凝等措施进行治疗,多数患者在短期内就能达到满意的治疗效果。

慢性血栓患者的治疗时间往往比较长,甚至需终生治疗,但只要坚持规范连续的治疗,定期复查,大多数患者能达到满意的疗效。

除药物治疗外,还可以进行体位治疗。将患肢抬高,高于心脏水平20厘米~30厘米,或使抬高的患肢与床面成30度角,患者10天后开始下床,适当活动。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应多吃富含维生素和纤维素的食物,增加胃肠蠕动,避免大便干燥。

(新乡市中心医院麻醉与围术期医学科 王珊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