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4版:
    

铸就以防为主的制度常态 夯实见火就灭的应急演练
——森林防火人人有责

□刘先明

11月17日15时,辉县市张村乡的方山,层林尽染,红黄相间,一场紧张有序的“以水灭火”森林防火演练正在进行。新乡市林业局、辉县市森林消防队的数十名健儿,在陡峭的山岭上、茂密的山林里,先后演练了水车抽放水、三泵四水池串联打水、水车打水等科目,模拟方山发生山火后水车、水泵接力打水救火的实战场景——无人机发现高山火情,洒水车立即开动到水井,吸水后开至车辆所能到达的最高处,接上管子后往更高处送水,更高处用大水袋接水后用泵再往上送,如此往复,最后专职消防队员高举喷水枪朝着火点实施灭火。通过此次联合演练,森林消防队员熟悉了各类消防设施设备的实际操作,学习了灭火中的注意事项,大大提升了应对山区初期火灾和森林火灾的处置能力(如图①②③④⑤)。

“森林防火,关键是预防为主,重点是人人参与。”新乡市林业局局长杨富琴介绍说,新乡市共有林地面积194万亩,是我市宝贵的生态资源,目前全市已进入2022年~2023年森林防火紧要期,全市林业系统要全面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将森林防火工作作为践行总体国家安全观、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生态安全的重要政治任务来抓,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坚决扛稳林业系统“专业防、早期救、管行业”职责,持续抓好责任落实、火源管控、能力建设等重点工作,进一步健全完善火灾预防和火情早期处理工作体系,确保全市森林生态安全。

织就“以防为主”的有形大网

我市西北部的太行山区是森林防火重点区域,辉县市、卫辉市为一级火险县,相应的原阳县、延津县、凤泉区为二级火险县。因此预防层面,在这些地区严控火源和建立高效的防控网络至关重要。

我市建立了“四级林长+五级网格责任体系”的森林防火网络,明确了各级林长巡林的具体贵任和工作程序。各县(市、区)要层层传导压力,分析形势、制订方案、细化措施,进一步明确各级各单位紧要期工作任务,组织力量从严从细督导森林防火措施落实情况,将防火责任落实在“最小单元”。林区乡镇、村组和国有林场、自然保护地等各经营单位,进一步健全完善网格化管理体系,摸清底数、完善预案、落实措施,真正将防火责任落到实处,将防火任务具体到每个山头、林地,将防火制度细化到每个时段、每个环节,织密扎牢“防火网”。

抓好源头管理、严格火源管控。林区要设岗立卡,及时发布“禁火令”,明确禁火期,划定禁火区;精准布局,应设尽设检查站(卡),严格对进入林区人员、车辆的检查,充实值守力量,确保每个进山入林的路口都有人员值守,做到进山必查、火种必收、违规必究(如图⑧⑨),做到进山必扫“防火码”。野外用火严格管控,市、县林业主管部门要严格审批一切野外用火行为;林区乡镇、村组和国有林场、自然保护地等各经营单位与林内企业、生产作业人员签订森林防火责任书,建立林内重要单位、重要设施、坟头墓地和林区留守儿童、智障人员管理台账,明确监管责任人,杜绝因监管不力造成人为火灾风险;护林员、网格员等防火人员紧盯进山入林人员,加强巡查巡护和宣传教育,坚决防范制止林区林缘吸烟、野炊、上坟烧纸、燃放烟花爆竹、农事用火等违规用火行为。

锻造“见火就灭”的林保体系

森林出现火灾,要实现损失最小化,关键在“早”——早发现、早灭火,这就要求各级涉及单位强化能力建设,有效开展火情早期处理。能力建设包括加强制度建设、经常性开展防火培训演练和完善火灾早期预警基础设施建设等多方面。县(市、区)林业主管部门要组织各级指挥员、战斗员开展业务培训和实战演练,练指挥、练战法、练协同、练避险,开展森林防火大比武、火警早期处理案例分析和经验交流,不断总结运用好的经验做法、战术战法,全面系统提升防火队伍火情早期处理能力水平(如图⑥⑦)。要积极推进森林防火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按照规划目标加快推进林火阻隔带建设;优化森林防火视频监控系统,借助“天眼系统”和防火项目建设,增加视频监控前端布设,提升火情监测覆盖率;紧要期内,在全市重点林区实行人防与技防相结合,提升火情监测效率;完善市、县火情监测联络保障,做好移动布控球设置等工作。

普及“森林防火”的必备知识

如今,每当游客进入我市各大景区,工作人员都会要求游客扫“防火码”。“防火码”是国家林草局在全国推广的一个防火微信小程序,是依托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等信息技术,以卡口二维码为抓手构建的一套智能管控体系,可以有效地提升森林防火效率。

森林防火关键要靠大家,靠所有人的预防意识和遵章守则。近日,有很多市民收到了手机短信提醒,短信显示:“新乡市人民政府森林防灭火指挥部办公室温馨提示您:11月1日至明年4月30日是我市森林防火紧要期,护林防火你我他,守绿护林靠大家,请勿在林区及其边缘一百米范围内野外用火。对造成火灾事故的,将依法追究有关人员责任。”

各地要结合实际制订宣传方案,组织推进森林防火宣传“六进”活动(进学校、进企业、进林区、进社区、进村屯、进家庭),深入开展入林、入村、入户宣传,通过电视、广播、公益短信、网络平台、融媒体等多种宣传渠道和多种形式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如图⑩);林区相邻乡镇、村组要重点加强农户森林防火宣传,开展典型案例警示教育,组织乡(镇)防火巡逻队,倡导文明祭祀,严管农事用火,积极推动将森林防火纳入村规民约;国有林场、自然保护地、涉林景区等森林经营单位,要加强重点部位的语音宣传杆、警示牌等防火基础设施建设布点,加强对林区单位、人员森林防火宣传,制作签订森林防火告知书、倡议书、承诺书。

实现“防灭结合”的关键路径

森林火灾发生后,由林业部门负责火情前期处理,火灾发生地森林防灭火指挥部立即就近组织地方专业森林消防队、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地方综合应急救援队伍赶赴现场处置,力争将火灾扑灭在初起阶段;必要时组织协调民兵、当地驻军和武警部队等救援力量,调配航空消防飞机等大型装备参与火灾扑救;动员林区职工、机关干部、当地群众等力量协助做好火灾扑救工作,但不得动员残疾人、孕妇或未成年人以及其他不适宜参加火灾扑救的人员参加。

新乡市林业局森林草原灾害预防科负责人王江介绍说,该科室负责贯彻执行国家和省、市综合防灾减灾规划,其中森林防火是重要一环,日常工作就是督导开展防火巡护、火源管理,组织指导森林草原防火基础设施建设和防火装备建设,指导基层森林防火专业队伍建设等;森林防火是系统工程,林业部门侧重于“防”,应急等部门侧重于“灭”,其需要全市各有关单位的参与,需要每个人的参与,需要全社会齐抓共管,只有牢固树立“森林防火,人人有责”的意识,才能最大程度上实现青山常在,呈现层林尽染的醉人美景。

11月18日,新乡市林业局组织召开全市林业系统冬季森林防火工作推进会。针对当前已经进入森林防火紧要时期,会议要求,要提高火情监测能力,利用“森林防火视频监控系统”和由护林员构成的监测网络,实施“空、天、地”一体化的全天候监测;要提升火源管控能力,检查站(卡)、检查员要坚守岗位,积极推广应用“互联网+森林草原防火督查”系统和“防火码2.0”、金属探测仪,推进线上督查和线下检查整改深度融合;要提升火灾防范能力,开展林区输配电设施火灾隐患排查整治专项行动,针对国有林场、自然保护地等重点林区,村屯、公墓等重点部位,巡护、值守等重点环节,开展风险隐患拉网式排查;森林防灭火专业队伍要靠前驻守,时刻备战,发挥专业队主力军的作用,进一步提升森林早期火情处置能力;要逐级压实防火责任,健全市、县、乡、村网格化责任体系,确保“山有人巡、路有人守、烟有人查、火有人扑、责有人担”;要推行一线工作法,新乡市林业局成立森林防火工作组,深入一线指导基层落实“盯五头”(山头、地头、坟头、人头、源头)、“查五边”(林边、地边、田边、路边、村边)、“看五口”(村口、沟口、路口、卡口、入口),最大限度遏制森林火灾发生。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