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水资源问题之所以能作为永恒的话题,是因为水既是生存之本,又为人类的生产、生存等活动提供最基本的条件,动植物的生长、繁殖、发育也是无法离开水的。水是文明之源,人类文明文化的萌芽、发展、兴盛都离不开水的滋养,它孕育了文明,也传承着文明。涓涓清水,流淌过地球的每一个角落,滋养着生活在其中的每一个生命。在这个有“水球”之称的地球上,水资源占据了全球大约70%的空间,印象中的水似乎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真的是这样么?那怎么还会有节约用水的倡议呢?那怎么还会有因缺水而贫困甚或死亡的地区呢?我国的基本水情一直是夏汛冬枯、南多北少,水资源在各地区的分布不均,可供给人类使用的淡水资源更是有限。
地球上水的总量为14亿立方千米,但是供我们使用的淡水资源仅占总量的2.53%,而其中63.7%又为固体冰川,很难进行开采,人类可直接利用的淡水只占地球总水量的0.26%左右,可见我们能用的水少之又少。所以我们发起了节约用水的号召,不让任何一滴水白流,让每一滴水都发挥自己的价值,让地球重返绿色之都。如今,随着经济发展、人口增长和城市扩张,人类文明虽说向前迈了很大一步,可是与飞速增长的水的需求量相对的却是日益恶劣的水环境和愈发严重的水污染。
水不仅是维持生命的重要物质基础,其还具有许多功能,延续生物的生命、维护良好的生态环境和维持工农业的发展都离不开水。随着社会的发展、人口的不断增长,需要水资源的方面越来越多,可水资源愈发供不应求。除却生存发展的需要,水资源污染、水资源浪费的问题也在不断变化,这就对水资源造成了极大的威胁。水资源是维系地球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首要条件,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因此,保护水资源是我们最伟大、最神圣的职责。
明朝首辅张居正的《论时政疏》中曾说:“取之有制,用之有节,则裕;取之无制,用之不节,则乏。”水资源的安全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有所节制,才能有所发展。我们要提高自己的节约用水意识,养成良好的节水习惯,从身边小事做起,从日常生活开始。比如我们可以将淘米水、洗衣服水、洗澡水储存起来,用于冲厕所、拖地等。在生活中我们还要注意一些细节,比如用完水之后,要检查一下有没有关好水龙头,防止水持续下滴,造成水资源的流失。通过日常行为来改变自己,形成节水意识,并带动身边人,共同参与到节水行动中来。 (河南师范大学 明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