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
    

科学精准全闭环 元气满满返校园

本报评论员

自11月14日开始,按照省教育厅统一安排,结合我市疫情防控实际,我市主城区各中小学开始稳妥有序返校复课。“苦线上教学久矣”,家长热切期盼尽快恢复正常教学秩序,得到市委、市政府和教育部门的真切响应,生动体现了市委、市政府民之所呼、政之所向、把人民群众呼声作为“第一信号”的执政理念,如冬日暖阳拂照人心,给人以温暖、力量、勇气和信心。

“最大程度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近期,党中央安排部署了进一步优化防控工作的二十条措施,要求各地不折不扣落实。实践证明,精准防控是中国抗疫的智慧方案,用最小的代价实现最大的防控效果,关键在“精准”。我市是教育大市,学校多师生多,涉及千家万户,社会关注度高,疫情防控情况复杂,大考挑战时时不断,返校复课安全吗?防控措施到位吗?出了问题怎么办?担心者有之,忧虑者有之,恐慌者有之……恢复正常教育教学秩序,是民之所盼、政之所向,但绝不是盲目顺从民意、无视疫情发展的决策,而是基于新乡疫情防控的成效和科学精准的研判。把师生员工的生命安全摆在第一位,教育系统疫情防控必须提高精准防控水平。在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下,我市坚持用数字化思维抓疫情防控,从试点到全域推行自主研发生产的咽拭子自助采样设备,建立健全“3+N”常态化疫情防控体系,全面完善提升防控机制、防控能力和防控质效,全市疫情防控工作总体成效明显、形势平稳有序,没有发生规模性、聚集性疫情,主城区输入性疫情燃点都及时得到有效处置,全市保持了正常生产生活秩序。为做好开学准备工作,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和市疫情防控教育专班的同志多次到学校调研,要求科学统筹、细致周密做好各项准备工作,用“辛苦指数、护航指数”换取师生“平安指数、幸福指数”,确保全市中小学安全稳定有序复课。全市中小学校高度重视准备工作,已经做好返校复课的充分准备,返校师生员工均已进行充分筛查,并对高风险区的师生返校等作出特殊安排,保证了所有返校师生健康安全。

恢复正常教育教学秩序,是我市疫情管控形势向好的积极信号,也是落实中央科学精准防控要求的重要安排。但我们还必须认识到,疫情防控工作仍须臾不能放松,绝不能有任何松劲和懈怠,更不能毫无原则地躺平。校园安全是各级党委、政府、职能部门和全社会共同的责任,要用全闭环管理构筑起校园安全的防线。要清醒地认识到,我市周边地市疫情形势依然严峻复杂,在人员流动性较大的背景下,疫情输入我市校园的风险时刻存在,必须“时时放心不下”,瞪大眼睛、严防死守,一定要把疫情拒之于校门之外。要严把入校第一关,全面、真实、动态地掌握师生员工健康和出行情况,加强健康检测,确保全覆盖、无盲点。要强化管理措施,坚决落实闭环管理要求,确保师生员工、“三保”人员实现家校“两点一线”,进校门全部测量体温、扫码验码,在校期间全程佩戴口罩,师生员工个人健康防护一刻都不能放松,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增强个人防护意识,提高个人防护能力,严禁无关人员进出校园。学生家长也要上好“复学第一课”,支持配合学校做好闭环管理工作,集全社会之力构筑起校园安全的防线。疫情防控不能放松,学生学习不能停步。教育系统要把广大师生的安危和诉求“揣”在心中,把关怀做到点滴小事里,把温暖送到师生心中,让他们树立信心、倍感安心、深觉暖心,为广大师生筑起一道无形却有温度的防护线。

疫来如山倒,疫去如抽丝,疫情管控工作的成败,决定着孩子们能否最高效率地上课学习,决定着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最终成色。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正如逆水行舟,“一篙松劲退千寻”,又如风过罅隙,“针尖大的窟窿能漏过斗大的风”。我们一定要时刻绷紧校园疫情防控这根弦,慎终如始、再接再厉,决不能让来之不易的疫情防控成果前功尽弃,要让正常教学秩序成为老师、家长和孩子们的学习日常。书声琅琅,山河无恙,人间皆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