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6版:
      

我市公共法律服务多向发力助力乡村振兴

本报讯 市司法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公共法律服务和法律援助工作的重要批示指示精神,深入贯彻全国司法行政系统“乡村振兴 法治同行”活动暨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推进会精神,公共法律服务多向发力,助力乡村振兴。

一是阵地前移,打造线上线下乡镇法律服务平台。全市151个司法所均设立了法律援助代办点,公证、司法鉴定咨询联络点,公布公证机构、司法鉴定机构的联系电话,为行动不便的老年人、残疾人提供上门服务,实现群众寻求法律服务不出乡镇、就近可办、一次办好。依托全市大数据综合服务监管体系,在“放新办”政务平台开通公共法律服务预约功能,通过开发“公共法律服务”微信小程序、“E岗通”“在线公证”等线上申请平台等,实现基本公共法律服务足不出户“码上办”。

二是积极办理涉农知识产权保护公证,净化农村市场。支持公证机构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到乡镇、城乡接合部等农村市场办理打击假冒伪劣产品的知识产权保护公证,2022年以来,全市共办理相关公证180余件,特别办理的涉及假种子、假化肥的证据保全公证,在为权利人固定侵权证据的同时,有效遏制了假农资流入农村市场,防止给农业生产造成更大损失。

三是多措并举,打造基层矛盾调解新格局。有效整合调解资源,对内综合运用法律援助、司法所、普法宣传、村居法律顾问、社区矫正“五种力量”,对外积极协调综治、公安、信访、法院、妇联等部门,同时将基层调解员同网格化对接融合,与“网格六大员”协同配合,实现矛盾纠纷导流处置、结果反馈、司法确认等环节高效运转。组建“矛盾纠纷综合调处中心”,实现综合协调、信息互通、集中化解,形成“多调联动、多元化解、全程跟进、全时受理”的矛盾调解格局。

今年以来,全市各级人民调解组织和人民调解员共调解各类社会矛盾纠纷13535件,调解成功12379件,成功率91.4%。

(程鹏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