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常遇到家长问医生:明明我们孩子肾功能正常,怎么就是慢性肾脏病呢?是肾衰竭吗?我们宝宝这么小,怎么可能得这种病呢?看完下面的内容,相信就可以解答这些问题了。
什么是慢性肾脏病
慢性肾脏病是指由于不同病因所致的慢性持久性的肾脏结构或者功能异常,包括尿液的异常、肾脏和尿道畸形、肾功能异常等,并持续超过3个月。也就是说只要肾脏出了问题,并且这个问题一直存在且超过3个月,就符合慢性肾脏病诊断了,肾功能可以正常,也可以不正常。
哪些疾病可以引起慢性肾脏病
儿童常见的肾脏疾病有肾病综合征、IgA肾病、紫癜性肾炎等,因此慢性肾脏病在儿童中并不罕见。但由于肾脏疾病常常因为临床表现不典型、起病较隐匿,容易被忽视,常被喻为“沉默的杀手”。尿常规检查是筛查肾脏疾病最简便经济的方法。
慢性肾脏病要怎么治疗
这就需要科学的管理,越早接受有效、规范的治疗、随访,对避免慢性肾脏病恶化越有利。为了更好地评价慢性肾脏病,根据肾功能的不同,将其分为1期~5期。慢性肾脏病1期是指肾功能完全正常的小朋友,随着肾功能的逐渐下降,级别逐渐升高,而慢性肾脏病5期也就是老百姓常说的尿毒症。根据不同级别,管理的重点也有所不同。对于1期~2期的小朋友,在明确病因的情况下,对于可治疗的疾病需要积极配合医生进行药物治疗。对于3期~4期的小朋友,医生治疗的重点会从原发病逐渐转移至并发症的防治。当进入5期以后,就需要肾替代治疗了,可以选择腹膜透析、血液透析,有条件的话可以肾移植。
(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韩玫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