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3版:
      

耕耘无声 守护健康
七十三载薪火相传 跨越发展再铸辉煌

——写在新乡市中心医院东院区开诊一周年之际

□史国新

时光回望,打开新乡市市区一年前的地图你会发现,在市区的正东方向,尽管有畅通中国南北的高铁新乡东站,尽管有碧波荡漾的定国湖,尽管林立了一幢幢高楼大厦,但人们总觉得这个地方有美中不足的遗憾。一个远离医院的地方,不管有多么的繁华,多么的花团锦簇,但如果没有一家医院,它一定是不完整的、不理想的、不适合居住的。梦里寻你千百度,市委、市政府和这里的群众早就千呼万唤,要在东区建一家大型综合性医院。

急人民群众之所急,想人民群众之所想,市委市政府、国药集团、新乡市中心医院三方联手要在市东区建一家大型综合性三甲医院的消息,几年前春风一样拂过牧野大地,当地群众奔走相告,日日夜夜聆听着土地的萌动,观望着脚手架的成长。

建一家大型综合性三甲医院,对一个地市级城市无疑是一项巨大工程:土地、规划、资金、设备、人才等,这中间又有新冠疫情来袭。但市委、市政府坚定不移,国药集团鼎力支持,新乡市中心医院新老领导班子携手接力……终于,新乡市中心医院东院区于2021年11月12日,在全市人民的期盼中开诊了!

书写历史 这是一家充满时代色彩的现代化医院

对历史最好的致敬就是书写新的历史。新乡市中心医院东院区建在伟大的时代,出生时便淋漓尽致地显现出时代的风采。东院区总占地面积164亩,巨大的空间不仅让今天一幢幢现代化的建筑卓然而立,成为市东区的地标建筑,而且让新乡市的医院能矗立在花园中的梦想得以实现:新建成的东院区曲径通幽、花草繁茂、水石相依,给病人创造了理想的治病养心风景。门诊大厅一楼有通透的天井连接天地,阳光、月光交相辉映;1层至4层每个楼层都设有宽5米、长200多米的双走廊,可以连通各个楼层的诊疗科室,病床、担架、人流不会拥挤,这样的设计让患者不管做什么样的检查,都不用出门诊的楼群,不会受到风霜雨雪的侵扰。

东院区一期工程规划建筑总面积14万平方米,总体规划28万平方米,土地盈润有余,以备东区医院未来的发展。

尽管刚刚开诊,但东院区显示了综合医院的全面和完备,门诊一楼设有急诊科、门诊综合服务中心、内外科系统门诊、血液净化室、医学影像科等,二楼设有肿瘤系统门诊、儿科门诊、皮肤科、整形美容外科门诊、产科、生殖医学科、临床营养科、检验科、体检中心、盆底中心等,三楼设有高级专家门诊、功能检验科、超声科、消毒供应中心、病理科、内镜诊疗中心等,四楼设有DSA、CCU、ICU、手术室、输血科等。

内科大楼5层至12层为标准病房区,设置床位400张;外科大楼5层至16层为标准病房区,设置病床600张。

先进的医疗设备是办好一家现代化医院的基础,东院区创办伊始就制订了力求购置高端医疗设备的方案,开诊前夕,引进了西门子Prisma3.0T核磁共振、全数字PET-CT、飞利浦lngenia3.0、西门子Luminos dDF Max多功能胃肠机、飞利浦Ingenia3.0T核磁共振、通用电气双能骨密度仪、GE通用电气APex256排CT、西门子手术室移动CT、飞利浦7M大C臂等大型仪器设备。这些设备高端精准,配置合理,即使放在全国也名列前茅,为东院区的腾飞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薪火永继 一支技术力量拔尖的团队移师东区

164亩土地是宽阔的舞台,上百台高精尖设备是施展身手的利器。万事俱备,只等英雄光临。

已有73年光荣历史的新乡市中心医院从一开始就以技术领先、人才济济闻名于省内外,是新乡市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健康保健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省三院”的曾用名仍然是群众口中的一座丰碑!

人才辈出,汹涌澎湃,站在中国医疗最前沿的佼佼者比比皆是,把新乡市中心医院的技术水平带入了省级、国家级多项领域。于是,许多省级、国家级医疗研究机构纷纷落脚新乡市中心医院:卫生部国际紧急救援中心网络医院,国家胸痛中心、卒中中心,河南省肿瘤诊断网络新乡分中心,河南省新生儿重症救护网络新乡分中心,河南省远程医学中心新乡分中心等。

新乡市中心医院东院区是中心医院伸向东区的一支橄榄枝,是把生命和健康普惠于东区群众的圣地,是发展和壮大中心医院技术力量和整体实力的一个新世界。

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开创历史,荣耀一生。

去年此时,正是市中心医院每个人员心灵躁动、斗争、猜测、决断的一个时期。毕竟在中心医院的老院区工作生活了几十年,年迈的父母在此,孩子上学在此,房子在此。东院区远在市区东北,即使开着汽车也要有半个小时的路程。

困难毋庸置疑,许多人都有不能去的理由,但医生就是一个先人后己的职业,就是一个甚至超越了生命的职业——非典肆虐、洪水漫城、新冠横行……都是白衣天用汗水和生命换取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的一个个动人故事。

所以,当院长车振勇一声号令,要抽调1000多名医护人员进驻东院区的时候,大家踊跃报名。几乎没有太多的思想工作,东院区的名额已经报满,让关心医院东迁的各级领导觉得最难的工作却最快最理想地圆满完成。

东院区旗下集合起来了从老院区各个科室过来的精英:仅院领导就有5名:院长车振勇,神经内科主任医师,市神经内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硕士研究生导师;副院长岳爱民,主任医师,普瘤专家;副院长张立国,主任医师,胸瘤专家;副院长郭国营,主任医师,泌尿科专家;院长助理王倩青,主任医师,妇科妇瘤专家。跟随院领导其后的还有各个科室、领域的学科带头人,分别是:重症监护专家付云、郭卫东,神经内科专家张敏、王慧敏,心血管专家金卫东、邢永生,呼吸内科专家马胜喜,内分泌专家郭献山,肾内科专家郭嘉鸿,皮肤科专家张晓宁,超声诊断专家常风铃、冯俊,产科专家任国平,儿科专家王桂芳,急诊科专家曹军,麻醉科专家李明勇,骨科专家郭新军,普外科专家徐兵,血液科专家尹俊杰等。他们名振省、市医疗界,是市中心医院各个学科的带头人,他们的到来,使东院区开诊即是新乡市医疗行业的翘楚。

病人追着名医走,东院区开诊当天,手术室里就进行了8台手术。一年来,每一天都有新生命在这里发出清脆啼喊,20余盏无影灯为生命照亮黑夜;600余位住院患者在这里化解病痛;超过1000人次体验了这里的人性化智慧服务。

朝来夕往,逐光而行,从急诊急救到康复一体化诊疗,整体医学观在这里闪耀魅力。“一院两区”协同发展,资源共享便捷通达,新乡市中心医院东院区数载深耕终不辍,一朝振翅东方鸣!

生命至上 总有感动的故事诞生和流传

有医院就有救死扶伤的故事。一年来,市中心医院东院区的医生凭着极大的责任感和精湛的技术水平创造了一个个传奇的故事,让东院区声名口耳相传。

2022年大年初一,万家团圆喜气洋洋的日子,一名产妇突然呼吸困难、烦躁、心慌气短和血氧饱和度下降,种种迹象表明病人可能发生了羊水栓塞的险情,大年初一夜色的宁静和祥和瞬间被击得粉碎。紧急抢救方案随即启动。产科、产房、麻醉科、心内科多学科联动,奋力投入抢救,并将患者及时转入CCU。然而,转到CCU后患者的生命体征仍在急剧恶化,并出现了难治性产后出血,大量的不凝血排出导致患者呼吸循环系统进一步衰竭。气管插管、呼吸机等各种抢救措施全部实施,患者依旧命悬一线。此时赶来支援的产科主任任国平、副主任袁社霞一边加入抢救一边联系介入科主任常祖宽急诊行双侧子宫动脉栓塞术……整整8个小时的全力以赴,终于从死神手中将患者的生命抢了回来!羊水栓塞猛如虎,患者说是九死一生都不为过,新乡市中心医院人坚守着“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初心和使命,以责任和担当守护着一个个家庭的团圆与美满!

家住延津县的王爷爷已103岁高龄,今年元月感觉头晕,还有一过性意识丧失。县医院检查提示老人患上了“高度房室传导阻滞”病。这个病是心律失常心脏病中比较严重的疾病,如果心室率过于缓慢,可出现心力衰竭甚至休克。对于高度房室传导阻滞,最好的治疗方法是置入心脏起搏器。家属多方咨询问诊,但考虑到老爷子的百岁高龄,各家医院都不敢做这个手术。最终,家人找到了东院区心血管科主任金卫东。金卫东率领的心血管团队没有推脱,凭着高尚的医德和过硬的技术,经过充分研讨手术方案,全方位、多角度做好术前准备,元月7日,仅仅用时30分钟便为患者成功置入心脏起搏器。术后8天,老爷子康复出院。该手术再次刷新了医院起搏器置入患者年龄记录,证明了东院区精湛的医疗技术和一切为病人生命的高尚理念。

时光荏苒、岁月不居,新乡市中心医院东院区即将迎来一周年生日。它的出现不仅使东区的群众有了生命和健康的保护神,也大大推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人们发现,由于东院区的建立,当地商贸繁华;通往高铁新乡东站的公交车乘客激增,在中心医院东院区下车的人越来越多;在近几年房地产衰弱的大背景下,东院区周围的房价因为有了东院区而始终坚挺。

数据显示:东院区从去年11月12日开诊,截止到今年10月底,门诊诊疗量40余万人次;收治住院病人近3万人次;总手术量1万余台;三四级手术近9000台,占比81%。这是巨大的成功,说明了建立医院决策的正确,说明了东院区的全体人员不负众望,克服困难,给党和人民交出了一份优秀的答卷。

七十三载薪火相传,跨越发展再铸辉煌。心怀新乡百姓,情系人民健康,顺承天时地利人和,在新时代之路上,新乡市中心医院与祖国同心同行,为健康奋进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