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7版:
      

党建引领聚合力 品牌示范促提升
——高新区道清路小学党建工作风采展
道清路小学党支部组织全体党员到辉县裴寨新村参观红色教育基地

高新区道清路小学坚持党建引领学校发展,秉承“用阳光之心,育阳光少年,促和谐发展”的办学理念,着眼于为学生的全面发展、终身发展奠基。党建工作是学校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学校牢固树立“一个支部就是一座堡垒,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的思想,充分发挥政治核心作用,用生动的办学实践推动学校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加强政治建设引领

提升党员队伍素质

强化思想引领,加强政治建设。学校加强对全体师生的意识形态教育,使其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每学期组织全体党员教师召开意识形态工作会议,及时分析研判学校意识形态工作整体形势。每月组织全体教师开展政治理论学习,带领教师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领教师坚定“四个自信”,确保政治学习常态化。

严格落实制度,加强组织建设。学校党支部以落实“三会一课”制度为抓手,切实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提升基层组织的战斗力。当前学校以学习宣传党的二十大精神为重点,持续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进校园、进课堂、进社区,不断引导全体师生、基层群众自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二十大精神上来,奋力谱写学校文化育人新篇章。

学习先进典型,增强服务意识。学校先后组织学生和教师开展红色研学旅行,通过到“辉县人民干得好”红色教育基地和新乡史志馆开展观摩活动,增强了师生的爱国情和凝聚力。面对新冠肺炎疫情、2021年河南特大暴雨,学校党支部充分发挥旗帜作用,全体党员冲锋在前,共克时艰,展现出坚韧不拔、勇毅向前的铮铮铁骨。

拓宽思政课堂格局

强化师德廉洁建设

领导干部上讲台,思政课堂展风采。为抓好课堂教学主阵地,提升思政课堂教学实效,学校党支部书记、校长张艳带头走进课堂,推动思政课建设,形成以学科教师为主导、以思政教师为重点、以班主任队伍为主体、以思政辅导员为支撑的全校师生协同配合的全员思政工作格局。

抓师德师风建设,助教师专业成长。自建校以来,学校即制订了年度师德师风建设方案,每年扎实开展师德师风建设活动,如召开师德师风整顿会议、开展师德演讲、举办师德讲座、学习“时代楷模”、表彰师德先进群体等,注重实效,切实把提高师德师风建设工作落到实处。

廉洁文化进校园,清廉环境促发展。学校通过学习法律法规、专题党课、学习讨论、知识测试等形式,提高教师对守法重要性的认识。积极落实《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加强师德师风考核,使全校形成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良好风尚。

打造志愿服务品牌

提高精神文明水平

志愿服务常态化,文明实践树新风。学校党支部注重打造党员志愿服务品牌,创立以“红色”党建引领、“橙色”爱心帮扶、“黄色”法治宣传、“绿色”清洁环保、“青色”卫生健康、“蓝色”文体教育和“紫色”科普宣传为标志的“七色花”志愿服务品牌,有效发挥党员教师的先锋模范作用。学校还坚持开展引导学生文明乘车和帮扶无物业管理庭院志愿活动。

结对帮扶砥砺行,携手同心谱新篇。学校对家庭困难学生、学习困难学生及留守儿童给予生活上的关心和心理上的疏导。利用重阳节、教师节等活动,对退休教师送去组织上的慰问和关怀。每月坚持到帮扶共建社区南马庄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开展文明共建志愿服务活动,送理论、送宣讲、送服务,让文明之花开遍校园。

加强德育工作管理

突出阳光育人实效

落实“双减”政策,创新德育形式。学校认真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政策,持续深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七个一”系列教育实践活动;德育活动坚持结合时代精神,从校园德育出发,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培育学生爱国主义情怀。乘着“双减”的东风,细化德育常规,加强少先队组织建设,深入开展各项活动,增强德育工作的感染力与吸引力,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德育工作体系。

加强主题实践,促进全面发展。学校不断创新德育模式,积极研发德育校本课程,提出“小习惯,大目标”的德育活动新思路,坚持围绕“学校—家庭—社会”三个维度,从学生的生活、学习、劳动、意识形态等方面开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实践活动,让活动发挥教育效能,给学生创造施展才华的舞台,为学生全面发展搭建广阔的平台。

厚植爱国情怀,树立远大理想。为培养学生爱党、爱国的深厚情感,学校以学习宣传党的二十大精神为重点,开展主题突出、特色鲜明、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理想,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让每个学生在生动活泼的德育活动中,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努力成长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坚定信念再起航,砥砺奋进新征程。道清路小学一直把党建工作作为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使其贯穿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始终,发挥学校党建工作的辐射引领作用。今后,学校将继往开来,不断创新,拓宽工作思路,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建功新时代。

(张艳 李国明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