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宋明杰 张帆 文/图
寒露连重阳,林醉菊花黄。秋天是最神奇的时刻,有美景如画,有瓜果飘香,犹如一路走来的依法治市工作,有花团锦簇,有硕果累累。
近年来,我市通过持续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不断强化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法治新乡建设全面深化,法治理念深入人心,社会环境和谐稳定,市民获得的法治红利日益丰厚。
抓住“关键少数” 推进法治引领常态化
奉法者强则国强。
我市坚持把全面加强党的领导贯彻到依法治市全过程和各方面,市委、市政府主要负责人切实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听取全面依法治市工作专题汇报成为新常态。把全市各级党委和政府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情况列入了年度述职内容。
成立了由市委书记任主任,市长、市委副书记任副主任,有关市领导和相关单位主要领导任委员的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员会,委员会下设立法、执法、司法、守法普法4个协调小组和委员会办公室,相继出台“两规则一细则”,统筹抓好全市依法治市各项工作。把法治建设作为“一把手”工程,并将其纳入“十四五”规划,出台我市法治建设“一规划两方案”,健全完善全面依法治市工作督办、法治督察、法治调研等20项制度,法治建设治理机制更加完善、制度体系更加优化。
切实发挥领导干部“关键少数”在法治新乡建设中的“关键作用”,坚持开展党委中心组集中学法、政府常务会议会前学法。将习近平法治思想纳入各级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计划、党校干部培训指标体系,连续9年举办市委中心组(扩大)集体学习报告会——“法治讲堂”,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累计参加学习7000人次。通过“个人自学、集体领学、以讲带学、以研助学、以考促学、以效验学”六学联动机制,深入学习宣传、自觉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进一步提升了各级党员干部法治观念和法治素养。
将习近平法治思想纳入市委年度工作要点,每年召开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精神,制定年度法治建设工作要点和工作安排,系统部署,统筹推进。去年以来,市委常委会议共专题研究法治建设工作41项,内容涉及从严治党、依法治市、诚信体系、信访稳定、平安建设、扫黑除恶、示范创建等多个方面,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强法治保障。各级党政主要负责人压紧压实法治建设责任,带头落实宪法宣誓、中心组学习、任前考法等制度,对法治建设重要工作亲自部署、重大问题亲自过问、重点环节亲自协调、重要任务亲自督办。
在全省率先开展法治建设综合督查。充分发挥法治考核督查“指挥棒”作用。落实法治督查工作实施办法,将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精神情况、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情况、科学立法推进情况、法治政府建设推进情况、公正司法推进情况、法治社会建设推进情况、法治建设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运行情况、法治建设成效8个方面情况列入法治建设重点督查内容并进行细化督查,列出问题清单与整改建议清单,逐项整改销号。在全省首家实行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述法制度,并将法治建设纳入市委市政府经济发展目标、党政班子年度综合考核和巡察重要内容,考核结果作为领导班子建设和领导干部选拔任用重要依据。
各级各部门坚持依法行政、依规决策,未发生违法决策引起的重大不稳定因素。发现问题“零容忍”,近年来共立案查处违纪违法政法干警205人,处理处分369人,维护了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及干部队伍的健康纯洁。
巧用法治手段 破解社会治理难题
新乡作为豫北平原的“明珠”,有山有水,环境优美。途经新乡的南水北调总干渠在新乡绵延77.7公里,途经辉县市、凤泉区和卫辉市而流入鹤壁市。如何保障周边群众生产生活,避免地表渗透物污染干渠,确保一库清水永续北送,成为当前社会治理面临的重大难题。
南水北调辉县段工程在穿越辉县市自然河流石门河时,建有全长1015米的石门河“倒虹吸”工程,干渠水流从地下封闭通过石门河河床。为避免石门河地表物渗透污染干渠水质,2009年6月,国家依法征收“倒虹吸”工程上下游地表土地。2014年4月,辉县市赵固乡大沙窝村部分村民违法占用已被征收的148亩“倒虹吸”工程地表土地,形成了工程运行安全隐患。
非法占地耕作已经形成生态环境安全隐患,因该案涉及部门多、关系错综复杂,为从根源解决问题,辉县市检察院启动了“河长+检察长”工作机制,通过走访调查发现,根据河长制属地管辖相关规定,辉县市赵固乡政府依法负有对“倒虹吸”工程涉及的石门河河段的管理职责。2020年10月16日,辉县市检察院对辉县市赵固乡政府立案。由于此案涉及部门较多,且已历时多年、涉及村民切身利益,处置不当可能引起信访隐患。
为达到社会效果和法律效果双赢的目的,2020年10月29日,辉县市检察院召集相关单位召开磋商会议,一方面督促赵固乡政府履行监督管理职责,另一方面督促相关部门尽快采取措施,防止违法耕种情况再次发生。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2020年12月,封闭工程施工完毕,国家重点工程6年安全隐患2个月彻底排除,确保了一泓清水永续北流。
这只是我市利用法治手段,破解社会治理难题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我市坚持坚持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处理社会问题,抓住被授予地方立法权的契机,从法治的角度破解上述难题:立法护山,制定《新乡市北部矿山生态保护与修复条例》,守山体,留住太行美景;立法护遗,制定《新乡市不可移动文物保护条例》;制定《新乡市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新乡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用法治保护城市环境,促进城市绿色发展;立法护民,出台《新乡市居民住宅区消防安全管理条例》《新乡市河道保护管理条例》《新乡市集中供热管理办法》等多部法规和政府规章以及《关于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期间佩戴口罩和使用场所码的决定》,以高效率、高质量的立法有力回应人民关切。
此外,我市还深入推进综合行政执法改革,着力破解综合行政执法瓶颈;在新乡县、获嘉县等法院加挂“环境资源审判庭”牌子,进一步加大环保执法力度,持续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制定《关于办理非法采挖砂石资源案件有关问题的指引意见(试行)》,依法开展打击整治非法采砂,截至目前,全市共排查涉砂石企业213家,采矿场75个,发现非法采砂点15个,立刑事案件12起,抓获犯罪嫌疑人38人。
今年,我市计划出台地方法规4部,主要围绕城市建筑垃圾管理、南太行旅游度假区管理、校外托管机构、河道管理等方面立法。破解社会治理难题从法治的角度寻找到突破口,有力促进了现代社会治理体系的建立,进一步提升了社会治理能力和水平。
规范权力运行 法治政府轮廓愈加清晰
有“良法”,方能有“善治”。我市不断加强政府立法和规范性文件管理工作,建立健全科学民主决策机制,完善重大行政决策程序,从源头上规范行政行为。持续完善党内法规制度体系,去年以来出台政策性党内规范性文件61件,审查各类规范性文件66件,收到了良好社会反响。
把习近平法治思想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方面,严格遵循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决策程序,做到科学、民主、依法决策,确保各项工作始终在法治轨道上运行。坚持依法防疫,不搞“过度防疫”“层层加码”,将戴口罩、扫“场所码”入法,做到依法科学防疫。依法打击破坏疫情防控违法犯罪行为,今年以来,已立案受理涉疫案件1041起,采取刑事强制措施8人,行政处罚1102人;坚持依法防汛抗洪,面对去年有历史记录以来的特大暴雨洪涝灾害,严格落实国家《突发事件应对法》《河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汛条例〉细则》等法律法规,及时启动防汛I级应急响应,按程序启用蓄滞洪区并提前转移群众,营救被困群众3.2万人、转移受灾群众49.6万人、集中安置受灾群众6.6万人,守住了不发生群死群伤的“金标准”;制订涉灾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方案,服务灾后重建,全市法院已立案受理民事涉灾案件63起,其中14起已成功化解、16起已审结、33起正在审理过程中。依法对群众因灾受损的车辆等财产开展保险理赔,确保群众财产损失降到最低。
去年以来,深入贯彻落实省委“数字化转型战略”,加强执法监管,在全省率先建立大数据综合服务监管系统,归集各类事项数据787万余条,2089项审批事项实现“一网通办”;在全省首创项目全生命周期监管系统,目前已对全市7031个项目实现全环节跟踪监管;深化“放管服”改革,市本级行政许可事项“不见面审批”率达90%以上,承诺办结时限压缩比达87.23%,实现1000余项事项即来即办、111项一证通办、442项容缺办理、88项秒批秒办、800项全省通办,有力推动了市直各部门依法行政、阳光行政;在全省率先推行包容审慎监管“四张清单”制度,公布轻微违法行为免罚清单252项、不予行政强制清单事项11项,实行告知承诺制证明事项630项;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在2021年全省营商环境综合评价考核中,我市“信用环境建设”指标位列全省第1位。
一项项制度,一条条措施,一串串数字带来最直接的变化就是行政审批工作即办件增加,基本实现了“目录之外无审批、清单之外无收费、市场公平无歧视”。群众少跑路、程序快运转、流程更简洁,一个公正、透明、法治、服务型的政府轮廓愈加清晰起来。
切实服务民生 法治信仰逐步树立
封丘县城关镇南范庄村有一个大型建材市场,每年的房租费都平均发放给村民,但是2017年至2018年的建材市场商户租赁费116.7万元迟迟未能发到村民手中。
今年4月1日,南范庄村70余名村民到镇政府反映问题。专职人民调解员王勇接到任务后立即对村民开展法律宣讲,提醒村民冷静、依法、合理反映问题。通过政策宣讲和沟通交流,村民情绪稳定了下来。随后,王勇深入了解案情,制订调解方案,敦促双方尽快在法律的框架内用较短时间化解矛盾。在调解过程中,双方争执不下,王勇便耐心地讲解身边发生的案例,循循善诱,让村干部认识到如不妥善处理,引发群体性事件的严重性。
在做通村干部思想工作后,他又召集村民代表沟通交流。最终,历经10个多小时,116.7万元房租费全部发放到了村民手中。拿到钱的村民都先后用朴实的语言表达着对王勇感谢。
近年来,我市紧紧围绕“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工作目标,认真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司法理念,把群众身边的每一件“小案”都当成“天大”案子来办,坚持司法效率和办案质量并重,让群众实现只进一个门,最多跑一次,今年以来,全市法院一审网上立案14873件,网上立案率95.96%。
坚持共建共治共享,大力弘扬法治精神,推动全社会共同参与法治建设。深入推进“法律六进”,今年以来,共开展各类普法活动1500多场次,受教育群众达280万人次,培育法律“明白人”2.5万余名,实现了每个行政村(社区)至少有5名法律“明白人”的工作要求,提前1年完成省定目标任务;在全省率先推动构建“党政主导、综治协调、司法引领、部门共治、社会协同”的诉调对接多元化解机制,建立“一办五中心”工作架构,成立金融、保险、商会、行政等一系列专业调解组织,提供更精准解纷服务,打造新时代“枫桥经验”新乡版。去年以来,共排查矛盾纠纷9.59万起,化解9.38万起,化解率97.8%;新乡家事审判改革经验入选中央政法委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创新项目和最高法院改革试点。
创新建立“党建+大数据+全科网格”治理模式,结合“五星支部”创建,探索由政务、警务、社务共同管理的“3+N”网格化管理,将全市街道社区、乡镇村庄划分为4507个网格,配备网格员1.8万名,将文明城市创建、平安建设、基层治理等工作纳入网格,实现“多网合一”,打造“全科网格”,切实提高基层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以零上访、零事故、零案件“三零”创建为抓手,全面推进“雪亮工程”全覆盖,常态化推进扫黑除恶,持续抓好“四治”融合,纵深推进“一村(格)一警一法律顾问一支民调员队伍”机制建设,着力构建治安防控全新格局。
近年来,我市共创建国家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17个、省级示范村(社区)243个,创建比例位居全省前列。
无论微观层面的变革还是宏观层面的谋划,新乡全面依法治市的进程,如同一面镜子,于润物无声中,照鉴牧野大地的吐故纳新。每一项或大或小、或彻底或渐进的改变,都彰显着新乡法治建设的坚实步履,托举了法治新乡的光明未来。
当然,法治建设不可能一蹴而就。党中央明确提出了未来法治中国建设的长远战略,即到2025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初步形成,到2035年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基本建成。
把公平正义的法治“生命线”落脚到对民众权益的维护上,让法治的阳光照入每个人心田。法治新乡曾经走过的每一行足迹,都是为未来筑基。法治新乡的美好愿景,需要所有人同向发力,共同推进。
此情可待,此景可期。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