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4版:
      

辉县市冀屯镇:十年巨变耀太行

新乡市星河生物有限公司
向阳花海
金针菇生产车间一景
好人文化节
村民娱乐生活丰富多彩
纺纱车间一景

新乡日报全媒体记者 郭书武 郑广义 通讯员 王俊峰 李锋 文/图

冀屯镇,地处辉县市西南20公里处,辖33个行政村、6万口人,有46个党支部、1824名党员,镇域面积85平方公里,是辉县市西南、卫河北岸、太行山东南麓一颗充满活力、富有魅力的璀璨明珠。

非凡十年砥砺奋进,非凡十年沧桑巨变。

24年前,谁也不会想到,乡下一座不起眼的平菇大棚竟然生生不息、破茧成蝶,成就了一个全国生产规模最大的食用菌特色产业乡镇。以2012年总投资11亿元的食用菌企业星河生物落地投产为标志,10年来,冀屯镇发展的空间不断迭代升级、突变飞跃。

这里有一组简短的数据,可以让我们更加直观地看到冀屯镇的十年变化:

生产总值:2012年28.75亿元,2021年31.56亿元,连续十年稳定在20亿元以上。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012年至2021年总量达到20.2亿元,年均2亿元以上。

三次产业结构:2012年为26.2∶68.9∶5,2021年为17.5∶54.6∶27.9,呈现“二三一”高质量发展格局。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12年2.52亿元,2021年5.01亿元,增加近一倍。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12年1.05万元,2021年2.3244万元,年均增长10.4%。

数读冀屯镇,嬗变不言自明,让人不由心生探究冀屯镇发展脉络与细节的欲望。

——这十年,是冀屯镇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综合实力不断增强的十年

9月20日,投资3500万元的辉县市冀屯镇高效节水灌溉示范区项目开始清理地面附着物等前期工作。该项目占地面积4500亩,综合采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信息技术,打造节水农业、智慧农业。项目建成后,将极大改善生产条件,产生良好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进一步做实做大辉县市“西南粮仓”的名号。

悠悠万事,吃饭为大。10年来,冀屯镇始终将粮食安全作为“国之大者”,实施土地整理项目五期,使8.4万亩耕地成为吨粮田。完成粮食生产功能区、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两区”划定,创建7个辉县市优质小麦示范基地,土地流转面积3.2万亩,土地深松、无人机防控等农业新技术覆盖面达90%以上。全镇成立农民合作社134家,其中,国家级示范社1家、市级示范社19家、辉县市示范家庭农场4家。粮食产量由2012年的6.0776万吨增长到2020年的7.1438万吨。今年上半年,夏粮产量4.33万吨,平均亩产560.3公斤,高出全省平均水平12个百分点。

筑巢引凤优环境,以商招商开新天。冀屯镇坚持“围墙内的事企业办,围墙外的事政府办”理念,大力实施“双区同建”,将产业园区与社区建设一并规划、同步推进,厚德纺织、万丰食品、华兴纺织、锦达钢构、旭日饲料等一大批企业相继扎根落户。2014年,该镇被国家住建部、发改委、财政部等联合授予“全国重点镇”。10年来,全镇招引企业20家,其中10亿元以上3家、亿元以上7家,落地资金80亿元,基本形成了以高新技术、食品加工、机械制造、现代纺织、能源化工、新型建材为支柱的现代工业体系。2021年,冀屯镇全年GDP完成31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2.1亿元。今年上半年,冀屯镇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同比增幅104%,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增幅228%,在疫情和洪灾的双重影响下实现逆势增长。

——这十年,是冀屯镇基础设施持续完善、乡村面貌焕然一新的十年

“在这儿住不仅能就近上班,还能照顾老人和孩子。可以说,城里有的俺都有,城里没有的俺还有!”该镇西北流村党支部书记尚福江自豪地说。东北流、西北流两个村是2011年头一批搬迁到冀祥新区的。

冀祥新区总占地2732亩,设计人口规模5万人。冀屯镇坚持“生态、宜居、和谐”建设理念,累计投入资金10亿元,建成面积超过100万平方米,入住6个村1.6万口人。电力、通信、管网等基础设施全部配套到位,污水处理厂建成运行,天然气开通入户,公办幼儿园、小学及商业步行街、邮政、银行应有尽有,成为辉县市西南主体功能完善、公共服务均等、可承载能力强的区域发展中心。

10年来,冀屯镇加快建设美丽乡村,不断补齐农村基础和公共服务设施短板,累计完成投资8.6亿元,实施道路交通、污水处理、教育医疗、电网改造等12类重点项目建设,硬化、复修镇村道路23万平方米,26个村完成电网升级改造,12所农村小学完成改扩建工程,33个村级卫生室达到标准化。2019年以来,该镇实施22个乡村振兴星级示范村项目建设,累计投资1亿元,实现垃圾无害化处理、污雨水管网、水冲式厕所、天然气全覆盖,让群众享受到更好的教育、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被评为“河南省园林城镇”、河南省首批“美丽小镇”。

——这十年,是冀屯镇乡村文化蓬勃发展、文明软实力明显增强的十年

水袖轻舞,千年黄沙漫褚邱;西厢一曲,凄美爱情百代流。2018年5月,作为“崔莺莺与张生故事”发源地,冀屯镇举办“多彩非遗 走进冀屯”新乡南太行·辉县市首届非遗文化旅游节,烙画、剪纸、泥人、木雕等一大批独具特色的非遗技艺一一展现,让群众亲身感受到民间传统技艺的无穷魅力。

在做好非遗保护的同时,冀屯镇致力于文化振兴,将文化繁荣同社会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充分挖掘历史文化、红色文化、乡村文化资源,激活文化的“流量”密码,积极构建现代乡村文旅体系,谋划投资1.7亿元的西厢小镇文旅项目正待字闺中、寻求佳音,与清华大学合作共建的乡村振兴工作站即将破土动工。

与非遗相映照,从2020年开始,由省选调生、前姚村第一书记、清华大学博士宋云天策划的冀屯镇“向阳花海”乡村文旅节已成功举办三届。一春一秋、以花为媒,连续三年惊动了一座城,吸引省内外游客无数,甚至疫情之下仍遮不住“网红”气质。油菜油葵、千亩花海,成为冀屯镇又一张亮丽的名片。

文可成风,文可化人。10年来,冀屯镇深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施文明村镇晋位升级计划。投资100万元建成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示范村9个、达标村24个;投资200万元建立新时代文明实践所1个、实践站33个;投资10万元,建成志愿服务中心,成立“1+33”镇村志愿服务队伍,常态化开展暖冬行动、科技科普、法律援助等20多项志愿活动;举办好人文化节、非遗文化节、孝道文化大餐等活动500余场,“最美冀屯人、冀屯好人”等群众先进典型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全镇创建新乡市文明村10个、辉县市文明村17个,被评为全国文明镇、河南省社科普及示范基地、新乡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基地、新乡市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新乡市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

——这十年,是社会事业均衡发展、幸福指数明显提升的十年

2012年2月,益三村村民杨世云在自己的六分地上建起两座平菇大棚,到年底净收入4万元左右。他说:“这要感谢俺村的党员韩九全,是他帮俺建起了大棚,给俺提供菇种、技术和销路,收入比种地强多了。”

冀屯镇推行的“基地+合作社+农户”模式,成为群众增收致富的红色引擎。10年来,冀屯镇通过政策调动、干部带动、全民发动、项目拉动,做大做强食用菌产业。全镇约有6000户农户从事食用菌生产,相关从业人员1.2万人,专业经纪人超过200人,年产出食用菌4.5亿斤,产值达6.76亿元,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第一菇”。

今年6月,省妇联发文表彰第三批河南省示范“四组一队”,冀屯镇亮马台村荣耀在列。亮马台村妇女主任李二妞说:“我们村的妇女同志非常积极,不管是农忙时集体做大锅饭,还是冬闲时宣传反电诈,或是为孤寡老人洗衣缝被、组织人居环境整治,每次都少不了她们忙碌的身影。”

妇女的“半边天”作用,激活了基层工作的一池春水,打开了农村发展的一片天。10年来,冀屯镇以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夯实组织基础,凝聚各方力量,走出一条以组织振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创新之路。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全镇278户743名贫困人口如期实现脱贫。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健全,新农合、新农保参保率连年100%。坚持推行联系服务群众“三项制度”,全体乡镇干部真正沉下去,访民情、顺民意、解民忧、暖民心,该镇连续多年被评为新乡市信访稳定工作“四无”乡镇。投资345万元实施“雪亮工程”,技防覆盖率100%。全镇上下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战洪水、抗疫情,群众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

砥砺奋进,十年一剑。据2020年资料,冀屯镇的综合实力已跃居全国千强镇第679名、河南省百强乡镇第17名、新乡市乡镇前3名。

冀屯镇为什么能取得这样的成就?2021年3月,《河南日报》发出的《冀屯之问》曾作出全面探析。但是,只要你行走在冀屯大地、采风于阡陌田园,就会明了:因为有扎根基层24年的“太行崖柏”赵化录书记,因为有一呼百应、说干就干的村党支部书记、党员、村民代表“三支队伍”,因为有6万冀屯人民群众凝聚而成的“逢旗必夺、逢冠必争”冀屯精神……

发展永无止境,未来任重道远。

当前,冀屯镇犹如一座工地,投资2.3亿元的16万平方米安置房、投资1亿元的第五人民医院、投资5000万元的敬老院、投资750万元的电商孵化园、投资300万元的革命历史展览馆等10余个项目正在建设或待开工,一期占地2000亩的辉县市绿色食品产业园正在从容铺陈、精心构建……

迈向新的10年,跨越新的征程——冀屯镇,已然蓄势待发、踔厉前行!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