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浴着党的二十大的光辉,卫辉市创新思政形式,一堂堂生动的洗礼、一次次热烈的讨论、一篇篇感情真挚的体会……激活着青春担当,书写着培根铸魂育新人的奋斗华章!
铸魂育人显担当,让思政课“实起来”
“我们一定志存高远、勤奋学习、增强本领、砥砺品格。”在卫辉市第一中学会议室里,与会学生激情宣誓。
卫辉市委书记聂长明走进思政课堂,同市一中学子谈理想信念、谈人生价值、谈奋斗成长,引领他们走好人生之路。
多名县处级干部、乡镇党委干部在思政课堂上的叮嘱,彰显于“争做热爱学习的排头兵、争做艰苦奋斗的弄潮儿、争做信念坚定的接班人”的真切话语中,他们用一个个鲜活的案例为莘莘学子筑牢思想之基,讲深、讲透、讲活青年之志。同时,卫辉市大力培养思政课好教师,全市134所中小学校共开展大讲堂活动536场(次),近8.8万名师生精神得到洗礼。
思政实践助成长,让思政课“动起来”
依托唐庄穗华心青少年实践教育基地,围绕吴金印太行公仆精神,打造具有卫辉特色的“行走的思政课堂”。2022年以来,卫辉市七中、后河一中、柳庄二中、狮豹头中心校、庞寨中心校等23所学校组织1.98万名学生到穗华心青少年实践教育基地进行训练,开展“行走的思政课红色的接班人”等思政课实践活动。
参观皮定均司令部、华新纱厂红色教学点、杨贵故居、吴金印太行公仆纪念馆、龙卧岩太行山八路军胜利纪念馆等,引导学生了解革命历史、增长革命斗争知识,增加爱国爱家乡的情怀。将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融合一起,丰富思政课教学素材,实现“润物细无声”的思政教育效果。
学习榜样促提升,让思政课“活起来”
“刘叔叔是我们的榜样!我也要像他一样在升降旗中不出现任何失误!”卫辉市第一完全小学的国旗护卫队队员带着蓬勃的朝气,踏着昂扬的步伐,在学校大队辅导员的带领下,开启了寻访退役擎旗手刘文轩的先锋之旅。
刘文轩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故事》为题,从国旗的诞生、国旗图案的意义、升旗仪式的变迁与国家强盛、重任在肩四个方面为学生讲解了一堂形象生动的爱国主义思政课。作为一名党员旗手,他每天清晨和队员们从金水桥起点出发,以每步75厘米的步幅,先进行100步正步走,后变换为齐步走,再行进100步。在35年的时间里,战士们共升旗降旗2.5万多次,从未出现过失误。
在寻访过程中,少先队员被刘文轩的事迹感动着、激励着,现场不断响起热烈的掌声,在同学之间掀起了红色学习热潮。 (王莉陈永亮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