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
    

刘庵:文明实践一路馨香

王亚利 胡学海

近年来,平原示范区桥北乡刘庵村将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主阵地,着力提升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引领群众、服务群众的能力。在党的二十大召开之际,持续开展喜迎二十大主题系列文明实践活动,深入浅出讲理论、抚今追昔说变化、潜移默化聚人心,为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营造浓厚氛围。

宣讲“色香”足

理论宣讲“绘声绘色”。“要先了解大家想听什么,再通过讲故事、表演、唱歌这些方式,激发兴趣,让更多人联系实际引发共鸣。”说起宣讲经验,刘庵村文明实践宣讲志愿服务小分队的张爱勤侃侃而谈。通过不断探索创新,张爱勤逐渐掌握了群众喜闻乐见、通俗易懂的宣讲形式,拉近理论宣讲与群众生活的距离。进组入户宣理论,农家小院讲故事,田间地头普科技,文化舞台唱梦想,村民议事解民忧,移风易俗树新风,这种形式接地气、冒热气,赢得村民真心点赞。

理论宣讲“唇齿留香”。“聚星宣讲”志愿服务队由刘庵村的村干部、“五老”人员、道德模范、致富能手等领域代表人物组成,他们以“专题式”“乡土式”“靶向式”“入院式”“网络式”等六种宣讲形式,面向群众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理论宣讲。在村里举办的理论宣讲课,既有“讲”,也有“吹拉弹唱”,让群众在春风化雨中感受理论的温度、思想的魅力,真正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书香”最致远

打造“接地气”的阅读空间。今年以来,刘庵村持续提升改造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及农家书屋,使之成为全民参与阅读的主阵地。根据实际情况和党员干部兴趣爱好,精心打造具有特色的文化元素和阅读“小环境”。为满足孩子们的阅读需求,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时代特色,对青少年读物、经典读物、名著等书籍进行更新补充。

举行“聚人气”的特色活动。为营造人人爱阅读的良好氛围,刘庵村开展一系列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文化活动,包括经典阅读、党史诵读、书籍推介比赛、交流读书心得等,精心策划形式各样的阅读活动。在着力解决服务对象“有书可读”的同时,进一步激发全民阅读热情,努力让群众享受有品质的“悦读”生活。

孝善“飘香”暖

“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无论我走到哪里,都流出一首赞歌……”国庆节当日,刘庵村党员干部及广大志愿者开展“我为祖国唱赞歌”“我和国旗合个影”等志愿服务活动,村里大街小巷插满鲜艳的国旗,“中国红”成为最美的色调。

品牌化项目为志愿服务“提质”。每个月的15日,在刘庵村村委会前面的主街道上,以“赶大集”的形式将志愿服务送到群众家门口。一个个志愿者,一边帮老人理发,一边和老人唠家常,老人们的发型变得整整齐齐,个个脸上洋溢着幸福而满足的笑容。磨刀、修鞋、科普等志愿服务活动也广受好评。志愿者的身影遍布村庄的每个角落,用实实在在的行动做文明建设的“引领者”,做孝善文化的“诠释者”,感染广大群众自觉提升个人素质,共同投身精神文明建设中来。除此之外,刘庵村还着力打造“和”我一起,“五和五美”;“禾”我一起,点靓家园;“合”我一起,故家乔木;“河”我一起,守护黄河等特色志愿服务项目,推动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品牌熠熠生辉。

精准化服务为志愿服务“增效”。重阳金风飘菊蕊,丝丝映照人间情。在重阳节,刘庵村开展“九九重阳节”主题文化活动,歌舞表演和戏曲表演轮番出场,当日以传统“十道碗”为席,宴请全村百余位老人。 (下转第二版)

(上接第一版)参加活动的志愿者还为老人测量血压,开展谈心谈话,大家共聚一堂、共享盛宴。

近年来,刘庵村持续开展“乡村光荣榜”“星级文明户”“文明家庭”选树活动,制定了村规民约、道德公约等,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宣传优秀传统文化、孝善文化。2020年以来,选树“乡村光荣榜”人物33人、“十星文明户”36户、文明家庭18户,持续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培育良好乡风民风。勤劳持家、尊老爱幼、团结乡邻,这些优良传统也不断激励和感染着一代代后人。

耕读“底香”浓

让有形的乡村文化留得住,让活态的乡土文化传下去。刘庵村是黄河流域典型的农耕村,耕读文化源远流长。“耕读家风”更是孕育“淳朴乡风”的重要资源,是乡土文明的丰厚滋养。

近年来,刘庵村以传承“耕读家风”涵养时代新风,把弘扬“耕读家风”与推动移风易俗、推动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充分结合起来。

“田间地头”擦亮教育底色。教育引导群众以劳育德,推动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把耕读教育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党性教育、公民道德教育有机结起来。暑假期间,刘庵村针对全村放假在家的学生,在附近农场开展“尝农耕之乐,享劳动之趣”的特色志愿服务活动,以沉浸式的体验,感受“粒粒皆辛苦”的辛劳与不易,培养孩子们认真负责、吃苦耐劳、脚踏实地的品质,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

“农家书屋”培育优秀品质。推动“耕读教育”与现代生活相融合,借助农家书屋等载体,建好“精神粮仓”。刘庵村耕读传家的优秀事例不可胜数,有在困难年代双目失明,含辛茹苦抚养孩子,并供养两个儿子上私塾,接受更好的教育的孟婕枝;有灾年向逃荒到村里的教师提供粮食,并邀请其为村里孩子授课的故事;有尊师重教几十年,还和恩师联系的李鸿智。这些耕读传家、尊师重教的传统,为子孙后代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教育引导一代代人继承和发扬。

在刘庵村,文明的种子还在不断播撒,文明之花还在竞相开放,扮靓村里的每个角落,推动村庄各项事业大步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