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十年华章,奋楫逐浪,市农科院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落实“藏粮于技”,扛稳粮食安全重任,聚焦种业关键技术突破,旗帜鲜明讲政治,众志成城谋发展,牢记初心使命,彰显担当作为,以实际行动书写了高质量发展的精彩篇章。
十年来,市农科院先后获得河南省文明单位、省级卫生先进单位、河南省农业科研系统先进单位、新乡市首届市长创新奖、植物保护数据观测工作先进单位、全市责任目标考核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送技下乡,增收致富,农民有盼头
(一)小麦结出“致富果”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是小麦产业的核心。保证粮食安全必须把种子牢牢攥在自己手中,习近平总书记在南阳考察时再次强调了种子之于粮食安全的极端重要性。
“从‘新麦9号’到‘新麦45’,我跟新乡市农科院已经合作18年了。‘新麦26’和‘新麦45’的商品粮价格每公斤要比普通麦高0.2元到0.3元。我有5000亩地,每年可生产300万公斤麦种,今年每公斤价格比普通小麦高0.4元,仅此我就能多收入100多万元!”马有永说。
十年间,马有永的小麦种得好、收得好、卖得好,种粮年收入几百万元,被大家开玩笑称为“马百万”。
马有永口中的“新麦26”是市农科院经过多年攻关,突破关键技术,选育出的强筋小麦品种,于2010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解决了优质强筋品种品质指标不高、品质稳定性较差且产量水平普遍较低的“卡脖子”难题。
2019年9月,“新麦26”被农业农村部组织的全国首届黄淮麦区优质强筋小麦品种质量鉴评会评定为面包、面条兼用优质强筋小麦品种,有效缓解了我国优质强筋小麦长期依赖进口、供给结构与市场需求脱节的局面。
如今,新麦系列已成为五得利、中粮、益海嘉里、香港南顺(山东)、陕西老牛、河北金沙河等大型制粉企业高端面包粉生产的理想原料和增筋增效、配麦配粉的骨干供给品种,促进了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粮食优质化。
(二)菌子撑开“致富伞”
市农科院长期的技术指导、培训,助推辉县市成为全国平菇发酵料种植规模最大、最集中的地区,并率先指导建成新乡市第一家日产8吨的杏鲍菇工厂化生产企业,研究出超高温爆破灭菌种植食用菌新技术和平菇、鸡腿菇、毛木耳周年高效栽培技术、低海拔地区越夏香菇栽培技术,建成河南省首家平菇、毛木耳菌袋集约化生产流水线,在新乡市及周边地区示范推广,取得了巨大经济效益和社会生态效益。
在辉县市,最大规模时有1.2万多个菌菇大棚,这里是全国平菇发酵料种植规模最大基地。“我非常感谢新乡市农科院。”辉县市冀屯食用菌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王林宁说。
为了让农户省心、省力,实现“傻瓜式种植”,科技人员和王林宁对这条标准化生产线实现了全程控制。“拌料、装袋、灭菌、液体菌种、无菌接种、菌袋培养,这一步步需要科技支撑的活儿,我们在生产线上就干完了。”王林宁说,农户只需要把做好的菌袋拿回家喷水、采摘就行,可简单,俗称“傻瓜式种植”。
农户摘下菌子后,可以在市场上售卖,也可以卖给合作社。合作社可以鲜卖,也可以晒干进一步加工,形成了“种植+采购+加工+销售”的“一条龙”产业模式。
除此之外,在5月到10月大棚闲置时,科技人员增加了一茬木耳种植,平菇、木耳轮种。这直接让农户的收入翻了一番。
(三)白菜打造“金钥匙”
获嘉县太山镇素有“蔬菜之乡”的美称,自宋朝年间就有“太山庙的黄瓜进过京”“荤汤白菜”等美誉,白菜常年种植面积在1万亩左右。当地村民表示,以前受技术因素影响,春季大白菜成活率低,当地很少种植春季白菜。十年来,市农科院的专家根据当地地理优势和气候特点,制订了专属服务方案,推广了一系列优质、高产、特色突出的大白菜新品种,帮助农民解决了不少难题,对大白菜种植,从品种选用到田间管理,特别是病虫害防治等方面提供创新技术服务,让群众通过更新品种、科学管理,从而增加收入。
“我种植春季大白菜已经五年了,一直种的都是‘小包23’品种,这个品种好管理,品相好,成活率高。在种植期间,市农科院专家经常来给我们指导,帮助解决技术上的问题,这几年产量一直很稳定,收益也比较可观。”获嘉县当地种植户王作新说。
目前,在获嘉县太山镇、浚县小河镇、卫辉市庞寨乡等地,市农科院分别建立了多个优质示范基地,为开展项目就地落实、品种就地推广、成果就地转化奠定了扎实的基础;为大白菜优质、绿色、高效生产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和引领。并连续三年在获嘉县举办白菜文化艺术节,积极打造“获嘉白菜”区域品牌。推出的一系列品种,在全国十多个省推广应用,累计种植面积达1000多万亩,创造社会经济效益20多亿元,为我国大白菜优质、高产、高效生产作出了突出贡献。
(四)水稻播下“致富种”
走进原阳县太平镇菜吴村,会发现每一处稻渔空间都是让人流连忘返的美景。原阳的“稻乡渔歌”是原阳县政府大力推行乡村振兴发展的结晶,也是新时代农业建设的成功典范。
菜吴村共有85户446人,耕地面积1860亩,以小麦、水稻种植为主,是典型的农业村。2012年,菜吴村党支部书记吴振邦通过考察,结合水稻种植,率先提出了“稻鳅生态立体种养”新型种养理念。探索的道路并非一帆风顺,起步时,用自家的稻田试养,因管理不善,350公斤的泥鳅苗折损了一半。他没有放弃,冷静思考,找到了新乡市农科院水稻专家王书玉解惑。在专家的建议和他的努力下,“稻鳅生态立体种养”模式终于取得成功。
他算了一笔账:普通种植农户亩产稻谷按650公斤,每公斤按市场价3.08元计算,亩收入近2000元。“稻鳅生态立体种养”,亩产稻谷550公斤,亩产泥鳅60公斤,加上稻米品质和价值提升,稻鳅亩产值可达到8500元,比单一种植水稻亩产增值6000元,这更坚定了他的信心。他想带领群众致富,于是便开始进行推广。在推广过程中,借助承包地“三权分置”改革,利用土地流转,他又进一步探索了“合作社+农户”模式。截至目前,实现流转耕地350亩,统一交由合作社进行运作,每亩承包费由原来500元/年增至1400元/年,群众通过土地流转年增收31.5万元。
市农科院水稻研究团队长期致力于水稻新品种选育及栽培技术研究,在黄淮大地上谱写了一个个育种传奇。十年来,为了振兴原阳稻米品牌,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市农科院积极做好原阳县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种植大户对接工作,采取送技术、送培训、送优良种子、送物资等“四送”举措,实现科技强农、机械强农,助力水稻产业振兴。
结对帮扶,内外兼修,农村有看头
根据市委、市政府安排,市农科院在封丘县冯村乡沙岗村开展定点扶贫,在封丘县留光镇耿村、卫辉市上乐村镇琉璃堂村开展驻村联户、结对帮扶工作。
(一)积极协调,为村里解难事
在沙岗村,市农科院扶贫帮扶组一是协调土地管理项目资金320余万元,新打机井40余眼,硬化田间道路5000米,铺架电线5500米,修筑桥梁6座,农业生产条件明显改善;二是协调资金10万元(村自筹2万元),购置健身器材40余件,丰富了村民的业余生活;三是村自筹资金15万元,对村“两委”工作场所进行翻新;四是积极争取道路修建项目资金56万元,改善村民出行条件。
在耿村,驻村工作队一是积极协调扶贫资金60余万元,新修道路1万余平方米,村内道路状况得到进一步提升;二是协调县农办争取社区改造资金35万元,修建村内社区道路7000平方米;三是硬化路面共计1.4万平方米,村内大街小巷实现全覆盖硬化;四是协调推进耿村学校扩建教学楼400平方米,同时争取到教学用桌椅50套,弥补了教学硬件不足。
此外,市农科院积极响应市委、市政府号召,助力琉璃堂村进行灾后重建,组织志愿者做好清污排涝、供电恢复、物资协调等工作,共计送去价值50余万元的生活物资。
(二)强化示范,为群众做好事
市农科院无偿为沙岗村提供750公斤玉米种子、7500公斤小麦种子、300亩玉米田苗后除草剂,合计价值5万余元;在耿村,争取院“四优四化”优质强筋小麦配套栽培化控经费支持,向耿村免费供应了400余亩价值1万元的优质强筋小麦“一喷三防”农药,免费提供红薯种苗3000株,并进行栽培技术指导;在琉璃堂村,抢抓改种补种进度,组织专家全程技术指导,建立灾后大白菜、萝卜补种示范地,帮助进行收获及销售。
(三)技术下乡,为振兴办实事
市农科院结合科研人才优势,多措并举送技术下乡,提高农民致富本领。一是在沙岗村开展10期农业科技培训,发放技术资料5000余份,为农民增收提供了技术支撑;二是在耿村引导发展休闲农业,免费提供价值2万元的油葵种子,发展种植油葵200亩,“葵花节”共吸引游客3万余人次。此外,还组织开展绿色长廊建设,共育苗1万余株,将巨人丝瓜、压腰葫芦、天鹅葫芦等10个品种移栽至10条小街巷,栽种路旁菊花5万株,为耿村美丽乡村建设提供强有力支撑。
十年来,市农科院科研创新迈上新台阶。完成省级以上品种审定50余个,取得市级以上科技成果64项;申请植物新品种权保护70余项;在国内核心刊物发表论文200余篇;参与或起草地方标准(技术规程)20项。科研创新实力保持在全省地市级科研院所前列。项目争取获得新突破。依靠自身技术优势和研究特色,积极争取科技项目,以科技项目带动科技进步,提高研究水平,扩大对外影响,改善科研条件,增强创新能力。先后承担国家“863”高新技术、农业部跨越计划、河南省重大专项等各类项目100余项,获得科研经费5000余万元。示范推广跃上新高度。全院共建立小麦、玉米、水稻、蔬菜、食用菌等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展示基地150余处,累计示范面积超2100万亩,成功举办省“四优四化”新麦系列优质小麦品种观摩暨产业研讨会、省农科系统豫北地区工作会议、建院70周年暨科技助推乡村振兴论坛、优质小麦绿色高效种植技术专家服务基层新乡行、绿色优质水稻收割现场会等新品种观摩会500余场(次),培训基层干部、农民7万余人次,发放技术资料15万余份,现场发放农作物优质示范种子20余万吨。组织召开市院乡(镇)共建科技成果示范观摩座谈会,今年,已与5个乡(镇)、2家企业达成战略合作,牵头创建“河南省食用菌集约化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创新工作机制,实现研究所、乡镇、示范大户“三位一体”清单管理,动态监测,建立“创建项目清单”,补齐乡(镇)项目发展弱项,推进示范推广成效。成果转化进入快车道。自2016年以来,先后合计转化农作物新品种30余个,实现转移转化收益1700余万元。2022年上半年,市农科院已与种业公司签订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合同7份,涉及玉米品种“新单65”“新单88”“新单96”、小麦品种“新麦40”“新麦9389”、水稻品种“新香粳1号”“新稻571”,合同金额115万元。人才工作形成新局面。引进、培养博士研究生5人,硕士研究生63人,进一步充实科研团队人员力量。截至目前,全院拥有国家、省、市专家50余人,荣获国家、省、市科技称号40余人,荣获国家、省、市劳模称号30余人。⑤
(范永胜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