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家“十四五”发展规划明确提出要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打造高质量教育,是建设教育强国、筑牢民族复兴根基的时代要求。学校应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职责使命,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培养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如何定义高质量教育?高质量教育的内涵是什么?我认为可以从以下5个方面去挖掘:
高质量教育要坚持文化引领,培根铸魂。文化是一所学校的根基与灵魂,学校应深挖自身内涵,打造特色校园文化,使学校文化成为全体师生共同的教育理想和价值追求,引领全体师生凝心聚力,在传承和创新中不断完善自我,追求卓越,为学校可持续发展提供不竭动力。市实验小学提炼出了以“崇实求趣 辉光日新”为核心理念的“崇实教育”文化,各种文化因素互动交融,产生了强大向心力,不断激活全体师生的内生发展动力,引领学校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高质量教育要打造专业化高素质创新型教师队伍。有高质量的教师,才会有高质量的教育。学校努力搭建平台,指导教师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建立专业发展支持体系,助力教师实现从新入职教师到骨干教师、再到专家型教师的专业成长。坚持科研兴校、科研兴教,引导教师树立“大科研观”,积极打造“校级-市级-省级”三级梯度推进式课题培养路径,力争做到人人有课题,事事有科研,以科研助推教师素质全面提升,激发创新动能。引导教师不断提升课程核心素养,树立课程意识,增强课程领悟力和践行力,不断适应当前“双减”和新课标颁布后的的课程改革和课程育人新局面。
高质量教育要重视高效课堂和校本课程建设。课堂是教育教学的主阵地,课程是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市实验小学努力打造轻负高效课堂,引导学生深度学习,不断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核心素养,助力教育教学提质增效;努力构建“崇实”特色校本课程,注重课程的跨学科建设和学段衔接,让学生在丰富多元化的课程学习和体验中不断蓬勃成长,获得全面发展。
高质量教育要着眼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幸福。好的教育要尊重儿童的天性和认知规律,要站在“整体育人”的高度,开展丰富的校园活动和多元化课程,创新推进“五育”融合,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努力培养身心健康、人格健全、习惯良好的时代新人。不要只关注眼前的分数,更要有远方的责任和担当,把素质和人生打通,为学生的终身幸福奠基,为民族的未来负责。
高质量教育应积极推进数字转型,打造智慧教育。未来已来,国家已启动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提升学校教育信息化、智能化水平是打造高质量教育的必然选择。学校应顺应数字化趋势,积极推进教育“新基建”,发展“互联网+教育”新模式,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提升教师的信息素养和应用能力,构建数字化课堂教学新模式,探究线上线下融合共建的协同教研网络,积极推动教育数字转型、智能升级、融合创新,以数字技术赋能教育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