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王轶 程栋 文/图
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严重危害人群健康。今年夏天,我国南方城市出现的流感达到近5年同期最高水平;6月,广东、海南、福建、湖南等7省遭遇流感突袭,紧急发布了流感预警,深圳有7名儿童送重症监护室。截至目前,今年全国因流感死亡的人数达到11人,而去年全年因流感死亡的仅有4人。
我市在今年8月份即监测到流感病毒,流感比往年来得都早。今冬明春可能会出现新冠与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叠加流行的风险。流感是疫苗可预防性疾病,接种流感疫苗可有效降低流感对新冠疫情防控的干扰。
今年流感疫苗又有好消息
流感与普通感冒不同,流感可以导致严重并发症,对于幼儿、老年人和有慢性基础疾病的人群,甚至可能是致命的。特别是幼儿感染流感后较易发展为重症病例,会引发心肌炎、中耳炎、肺炎等并发症。
继2018年国产首款成人四价流感疫苗上市后,今年又推出了国产四价儿童流感疫苗,儿童可以和成人一样接种四价流感疫苗,可以得到更全面的保护。
推荐五类人优先接种流感疫苗
中国疾控中心编制的《中国流感疫苗预防接种技术指南(2022-2023)》 (以下简称新版《指南》),结合新冠和流感疫情形势,为尽可能降低流感的危害和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影响,优先推荐这五类人群优先接种:
1.医务人员,包括临床救治人员、公共卫生人员、 卫生检疫人员等;
2.大型活动参加人员和保障人员;
3.养老机构、长期护理机构、福利院等人群聚集场所健康脆弱人群及员工;
4.重点场所人群,如托幼机构、中小学校的教师和学生,监所机构的在押人员及工作人员等;
5.其他流感高风险人群,包括60岁及以上的居家老年人、6月龄~5岁儿童、慢性病者、6月龄以下婴儿的家庭成员和看护人员以及孕妇。
流感疫苗需要每年接种
流感病毒是一种善变的病毒,为匹配不断变异的流感病毒,WHO在每年2月推荐北半球的流感疫苗组份,一般会更新一个或多个毒株,偶尔也有疫苗毒株与前一季节完全相同的情况。去年流行的血清型与今年流行的血清型可能不完全一样,所以去年接种后,今年仍要接种。即使今年流行的血清型与去年一样,但流感疫苗的保护期只有6~8个月,因此每年都需要接种。
最好在流感流行季前完成接种
通常接种流感疫苗2~4周后,可产生具有保护效果的抗体。新版《指南》指出,我国各地每年流感活动高峰出现的时间和持续的时间不同,为保证受种者在流感高发季节前获得免疫保护,建议各地在疫苗可及后尽快安排接种工作,最好在当地流感流行季前完成免疫接种。接种单位在整个流行季节都可以提供免疫服务。
同一流感流行季节,已按照接种程序完成全程接种的人员,无需重复接种。
“每年接种”,并不意味着今年的流感疫苗接种时间和去年的必须间隔满整整一年。准确地说,这里的“年”是指“每个跨自然年的流感流行季节”。推荐在流感流行季前接种,接种者可以得到更及时的保护。
我市接种流感疫苗的优惠政策
市政府高度重视我市流感防控工作。为保障全市广大市民身体健康,2017年市政府下文,对我市65岁以上的老人实行免费流感疫苗接种,3~15岁的幼儿和儿童实行优惠接种,其余政府补贴。6月龄以上人群,没有接种禁忌症的,均可以到附近各医院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预防接种门诊接种流感疫苗。
接种流感疫苗应注意事项
1.接种流感疫苗一般无反应,有部分人有接种部位红、肿、疼,以及发热、寒战、头痛、肌痛、关节痛,一般无需治疗会自行消退;
2.接种流感疫苗后需要在接种门诊留观30分钟,如无不适方可离开。
不宜接种流感疫苗的人群:
对疫苗成分过敏者,患急性疾病、严重慢性疾病、慢性疾病急性发作者、感冒和发热者,曾患有格林巴利综合征、未控制的癫痫及其他进行性神经系统疾病者,不能接种流感疫苗。
急性发热的病人,应在症状消失后再接种流感疫苗。
预防流感的其他措施
采取日常防护措施也可以有效减少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感染和传播,包括:
1.保持良好的呼吸道卫生习惯,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毛巾等遮住口鼻;
2.勤洗手,尽量避免触摸眼睛、鼻或口;
3.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充足休息等;
4.避免近距离接触流感样症状患者;
5.流感流行季节,尽量减少去人群聚集场所。
一旦出现流感样症状,应居家休息,进行健康观察,不带病上班、上课,接触家庭成员时戴口罩,减少疾病传播;病情如出现进行性加重,则需要去医院就诊,患者及陪护人员要戴口罩,避免交叉感染。
(作者系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医师、主管检验师)
图片说明:市民积极接种流感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