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严陈
近期,全国各地发生多起未成年人溺水悲剧,令人痛心。面对儿童溺亡事件的屡屡发生,我们应思考剖析,更应积极作为,不仅要“堵”住悲剧发生的源头,更要“疏”通事件发生的端口。
对于悲剧发生的源头,理应下力气“堵”住、“堵”好、“堵”完善。譬如:学校对安全问题的宣传教育不深入,学生个人的重视程度低,家长的安全避险意识淡薄,相关单位的有效监管与整治不到位,这些都是防范与监管的缺失,应采取多方位的加强与整改。
除了“堵”住这些源头以外,我们更应发现此类事件发生的端口,从而去积极地“疏”通,积极地完善。
为何要“疏”?儿童溺亡多发生在农村地区,在炎热的天气下,因当地没有开放合规的游泳场所,孩子们便会私自在河塘、水库等地方游泳、戏水、玩耍,从而酿成悲剧。与此同时,农村地区缺乏适合孩子们的娱乐活动,使孩子们存在无处可玩的困境。
怎样去“疏”?首先在各地选取合适的场地,尽可能多地开办安全合规的游泳场馆,尤其是在农村这些儿童溺亡多发的地区。招聘的游泳教练,也应全方面地去教授孩子们游泳技能,同时游泳安全教育也要及时普及。其次就是各地多组织一些适合孩子们的活动,比如科普、陶艺、球类、竞技比赛等,让孩子们的生活变得丰富充实、多姿多彩,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孩子们进行野游等缺乏安全的活动。
游泳能释放孩子们的天性,更能锻炼孩子们的强壮体魄和坚韧品质。让孩子们安全地游泳玩水,更好地享有美好童年,需要我们多方合力,尽力“堵”好,用心“疏”好,最大程度地杜绝儿童溺亡悲剧的发生。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