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6版:
      

让“依法带娃”成为家长必修课

2022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正式实施。自此,带娃正式有法可依。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个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转型,家庭教育暴露出一些问题和短板。梳理卫滨区检察院办理的未成年人案件来看,大部分涉罪未成年人都和家庭教育有着直接的关系:有的是父母或监护人未尽教育职责,有的是父母或监护人不懂如何教育,过于溺爱或者不懂如何和未成年人沟通交流。家庭教育问题的出现也引发了社会问题,于是《家庭教育促进法》应时而生。《家庭教育促进法》明确了家庭、国家和社会在促进家庭教育方面扮演的角色,引导父母和监护人了解家庭教育是什么、怎么做,最终目标是促进各方合力推动家庭教育发展。

有了好的法律,就必须落实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法律的效力。卫滨区检察院在此做出了积极的探索,推动家庭教育指导督促责任落细落实,让“依法带娃”成为家长必修课,充分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认真梳理2022年以来卫滨区检察院所办未成年案件,其中两起案件的未成年人在家庭教育中存在较大的问题。一名未成年人的父母长期在新乡打工,该未成年人一直和爷爷奶奶生活在老家,直到初中毕业没有考上高中才来到新乡和父母一起生活。长期的分离使得双方在沟通交流上存在问题,父母不清楚正处在青春期的儿子心里想的是什么,更不知道怎么和儿子沟通,孩子刚到新乡不到三个月就被中专学校停课,更是在停课中间犯了更大的错误,触犯了法律。另外一个未成年人的母亲对孩子过于溺爱,在需要给孩子立下规矩的时候没有立规矩,反而由着孩子的性子来,即使孩子夜不归宿也不及时制止,对孩子纹身也不制止,直至孩子在一次酒后夜不归宿的早晨一时冲动触犯了法律。这两起案件都非常典型地体现了家庭教育的缺失对未成年人成长的重大影响,甚至会引发触犯法律的严重后果。

触犯了法律,法律会对他们进行惩罚,但是不改变家庭教育的土壤,对于未成年人的成长是极其不利的,可能会引发更为严重的问题。为了让家庭切实履行其应尽的责任,充分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卫滨区检察院在充分对这两名未成年人进行社会调查的基础上,联合卫滨区妇女联合会、新乡市小荷青少年维权中心专门召开联席会,对这两名未成年人的家长下发了切实可行的《家庭教育督促令》,要求父母切实履行起家庭教育的主体责任,首先保障接受必要的教育;其次关注孩子的思想和行为状态,加强亲子陪伴,了解其心理需求,必要时借助专业力量进行心理疏导,引导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最后还要学习家庭教育的专门知识,掌握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提升与孩子沟通、交流的能力。在联席会上,卫滨区检察院承办检察官、卫滨区妇女联合会工作人员、新乡市小荷青少年维权中心社工分别就两个未成年人的成长问题向其父母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建议,并明确表示他们在日后的教育过程中遇到问题和困难可以随时向检察机关求助。

同时为了切实保证《家庭教育督促令》的落实,还要求这两名未成年的父母每个月月底向卫滨区检察院、妇联和新乡市小荷青少年维权中心报告本月孩子的表现情况,卫滨区检察院、妇联和新乡市小荷青少年维权中心也会不定时地回访孩子的具体表现,发现问题及时干预,帮助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近年来,我国未成年人保护的法律体系不断完善,家庭教育促进法也是其中的有机组成和有益补充。法律的生命在于执行。卫滨区检察院将依法履职,积极推动家庭教育指导督促责任落细落实,不断提升家庭教育能力,让“依法带娃”成为家长必修课,让《家庭教育促进法》切实落地生根,更好地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王荔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