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
    
新乡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解读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开启农业农村现代化新征程



新乡市农业农村局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在我国“三农”发展进程中具有划时代的里程碑意义。我市位于中原城市群核心发展区和郑州大都市区,又是粮食和农业大市,必须切实抓住历史机遇,准确把握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新趋势和乡村演变发展新特征,切实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全面实施好乡村振兴战略,实现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

一、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机遇和挑战

(一)内涵背景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核心是战略,把乡村振兴作为一个战略提出来,体现的是一个宏观的、系统的、综合性、全局性的发展方略;关键是振兴,这既包括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也包括城乡融合发展。靶向在乡村,乡村作为一个有机整体, 它包含生态、经济、社会等多方面的极其丰富的内容。

党中央按照“两步走”战略部署,制定了到2035年基本实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远景目标。这其中,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在农村,最大的潜力和后劲也在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本质上是对工农关系、城乡关系的重塑,要求我们必须跳出“三农”抓“三农”、站位全局谋振兴。从历史进程看,即便将来城镇化率达到70%以上,全国还会有近4亿人生活在农村。所以,不管工业化、城镇化发展到哪一步,乡村都不会消亡,城乡将长期共生并存,这是我们的国情决定的,也是客观规律。从全局视野看,经过改革开放40多年的长足发展,我们已进入重塑城乡关系的重大关口,必须发挥城镇化的带动作用,在吸纳集聚农村劳动力到城市就业、加快农民工市民化的同时,推动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城市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走好城乡融合发展之路。从我市实际看,我们有着得天独厚的农业基础优势,有着实力雄厚的农业科研优势,有着率先探索的改革先发优势。我们有基础、有条件、有能力走在全省前列,可以为中原更加出彩作出新的贡献。

(下转第二版)

(上接第一版)

(二)发展机遇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这既是统筹解决“三农”问题的客观要求,也是基于构建新发展格局,盘活农业农村内需潜力,用好农村这个广阔回旋空间的战略考量。随着农业的经济价值更加凸显,粮食生产这张王牌将越擦越亮。如今,人民群众对高品质农产品的需求越来越大,种好粮、吃好饭就像一根金扁担,一头连着农民的“腰包”,一头牵着百姓的“舌尖”,扁担中间就是粮食核心竞争力。这不仅是优化农产品的主攻方向,也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一大优势所在。随着乡村的生态价值更加凸显,秀美乡村这笔绿色财富将越来越宝贵。随着时代发展,农村不再是单一从事农业的地方,还有重要的生态涵养功能,令人向往的休闲观光功能,独具魅力的文化体验功能。我市北依太行山,南临黄河,广大农村自然条件丰富多样,完全有基础、有条件进一步厚植生态功能,提升高质量发展的承载能力。随着“三农”的市场价值更加凸显,乡村振兴这个回旋空间将越来越广。在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大背景下,广大乡村积蓄着巨大的市场需求,既有交通、水利、物流等大量农村基础设施补短板带来的投资需求,又有农村建材、家电、汽车等商品迭代升级蕴含的消费需求,这些都意味着巨大的市场增长空间,是宝贵的稀缺资源。总之,农村天地广阔,大有可为。

(三)面临挑战

我市农业整体发展水平较低,自我发展能力较弱。从农业看,粮食作物多而不优,种粮收益不高,农民辛辛苦苦种一年地,不如外出打几天工挣钱多;农副产品杂而不特,绿色食品生产面积占全市耕地面积不足10%;农产品加工多而不强,精深加工仅占全部加工产业的20%左右。从农村看,村庄空心化、农户空巢化、农民老龄化不断加剧,村庄缺人气、缺活力、缺生机,留在农村的大多是“386199部队”。一些村庄没规划、没秩序、没特色,宅基地违规乱占、农房乱建,有新房没新村,有新村没新貌,农村娶媳妇大操大办、高额彩礼、铺张浪费等陈规陋习屡禁不止。从农民看,近年来,广大农民特别是贫困群众的收入有了明显增长,但总体收入水平不高,各类社会保障水平还比较低,有的稍微遇到点儿风险变故,就有可能导致短期返贫。我们一定要准确把握新时代农业农村发展的新趋势,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不断提高农村发展水平,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让广大农民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过上和城里人一样的好日子。

二、新乡市的探索实践

党的十九大以来,我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两县十乡(镇)百村”示范工程为载体,积极探索乡村振兴“新乡路径”。一是以高标准农田建设为重点,扛稳粮食安全政治责任。坚持藏粮于技、藏粮于地,稳定粮食种植面积、粮食产能,提高农产品质量、亩均效益,降低生产成本,确保粮食安全、种粮合理收益,扛稳粮食安全重任。二是以示范工程为引领,推动乡村建设高质量。从2018年开始,在全省率先实施“两县十乡(镇)百村”示范工程,起到了较好的示范引领作用。长垣市的星级示范村创建、新乡县的“村民代表提案制”、冀屯镇的红分制管理等做法,为其他乡村提供了借鉴。三是以土地制度为牵引,推动农村改革高质量。着力解决乡村振兴“人往哪里去、钱从哪里来、地该怎么用、权益如何保”的难题,取得较好成效。2021年3月,胡春华副总理莅新督导调研,对我市农村综合改革和长垣市宅基地改革给予充分肯定。四是以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为龙头,推动产业发展高质量。按照“一县一园、一镇一业、一村一品”的思路,积极开展以优质专用小麦等为主导产业的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活动,在全省率先构建以国家级为龙头、省级为骨干、市级为基础的三级产业园体系,位居全省第一。五是以“四个五”创建为载体,推动基层党建高质量。开展“五好”乡镇党委建设活动,推动乡镇党委在抓好乡村振兴的重大任务中转观念、提素能、当主角。开展“五星”党支部创建工作,激励党员干部干事创业。坚持“五个一批”选优、配强村党支部书记,98.5%的村实现“一肩挑”。健全完善“五项机制”,把基层干部队伍管起来、用起来。

三、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思考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总体思路是:围绕打造现代农业强市总体目标,守牢保障粮食安全和不发生规模性返贫两条底线,着力推进粮食生产稳面积提产能、产业发展稳基础提效益、乡村建设稳步伐提质量、农民增收稳势头提后劲。一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如期完成过渡期内建立健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长效机制、推动脱贫攻坚工作体系全面转向乡村振兴、健全农村低收入人口常态化帮扶机制“三大任务”,坚决守住脱贫攻坚胜利果实,确保不出现规模性返贫。二是毫不放松抓好粮食生产。以高标准农田建设为重点,坚持项目为王,抢抓灾后恢复重建政策机遇,谋划高标准农田建设,提升抵抗自然灾害的能力,稳定粮食种植面积、粮食产能,提高农产品质量、亩均效益,降低生产成本。三是加快建设“中原农谷”。按照“一核三区”规划,加强与中国农科院等高校院所合作,加快推进神农种业实验室平原示范区总部等重点项目建设,着力打造以产业为主导、基地为依托的现代种业全产业链,建设全国种业创新高地。四是启动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坚持以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目标,以规划为引领,统筹推进乡村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和人居环境改善,推动农村路、水、电、气、物流、通信等基础设施网络化发展,推动基础设施往村覆盖、往户延伸。五是深化农村综合改革。着眼畅通城乡要素合理流动渠道,加快城乡融合发展,重点抓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承包地“三权分置”改革、房地一体的农村宅基地改革、土地利用综合改革、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党建+金融”等农村综合改革,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大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