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3版:
      

盛夏之王!关于西瓜的一些冷知识,你知道吗?

“枯藤老树昏鸦,晚饭有鱼有虾,空调WiFi西瓜”。夏天的幸福是西瓜给的——一块冰西瓜足以抚慰一天的劳累。

西瓜堪称“盛夏之王”,清爽解渴,甘味多汁,而且西瓜中含有大量葡萄糖、苹果酸及丰富的维生素C等物质,且不含脂肪和胆固醇。

最近看到一则新闻,说是山东瓜农种出了90斤重的大西瓜。他为啥能种出这么大的西瓜?这是偶然事件还是可以复制的?随着技术发展人类能否种出定制尺寸的果实?不妨搬个小凳子,跟我一起吃吃这个“瓜”。

西瓜为啥要结瓜?

果实类型与形态的多样化是自然选择或人工培育的结果,我们之所以有琳琅满目、种类繁多的水果,不过是植物为了自己繁衍生息所带来的副产品。在进化的过程中,为了种子能够更好地传播,植物有很多妙招:比如像蒲公英借助风力传播,像椰子、睡莲等靠水传播,像凤仙花、豆荚等靠自己的弹射力传播,还有一类就是像西瓜这样在种子外皮上长出一层美味多汁的果肉,这样动物或者人吃掉果肉后,种子就作为“废弃物”,在他处为植物繁衍生息了。为了生存繁衍,植物纷纷使出各种小妙招,而西瓜,就选择了用美味的瓜瓤包裹种子。

人类不断对西瓜进行改良

植物育种学家想了各种办法对西瓜进行改良。传统的育种方法是在众多的亲本里面选择有优良性状的亲本,进行杂交,再种到地里,挑选出集中了亲本双方优良性状的子代,育种目标包括丰产、优质、抗病虫害及抗逆性、少籽、外观好、耐贮运。但这种方法多少有些碰运气的成分在里面,因为它对由少量基因控制的质量性状较为有效,但很难集各种如优质、高产、抗性等多基因控制的性状于一体。

到了1953年,沃森和克里克搭建了脱氧核糖核酸(DNA)的双螺旋模型,打开了分子遗传学的大门,开启了分子育种时代。地球上的所有生物的形状、结构、功能、大小,都是有一套基因编码来控制的,是其在长期进化的过程中适应环境的结果,西瓜当然也不例外。分子育种,就是通过分子标记、转基因、分子设计等手段,定向地把几个甚至十几个与特定性状关联的基因整合在同一个品种里,做出“定制款”,比如耐低温、耐高温、高抗病性、抗裂等,也包括西瓜的大小。

未来,随着基因组序列、功能基因组工具的可用性以及控制果实发育的基因知识不断增长,以后人们将能够更快速、精准地改良作物品种,实现“高级定制”。等到那一天,乘着西瓜船、乘坐西瓜热气球这样的美梦,有可能会实现。

(赵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