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3版:
      
新乡经开区“逐梦经开”主题征文活动
双脚踏上幸福路

张波

老张说,路是通行的地方,自古就有。不是高级动物,所以,路不会说话,但你不能也没有理由否定它的存在。与其如此,倒不如说它是一种标志,描述着过往的岁月,或者说标志着经济腾飞,见证了一个地区的日新月异。

经开区是我的家乡,北张兴庄村就坐落在它的怀抱里。生在北张兴庄村,长在北张兴庄村,从北张兴庄村走出来,每每又回乡去,对路有着无法割舍的感情。所以,我经常和老张到处转转,并非闲来无事,而像叙旧久违的朋友,或者结交新的朋友。是的,见惯了柏油马路,坐腻了高铁,走累了林荫石子路,格外怀念小时候的路。在我的记忆中,路有许多条,有的路湮没了,却又仿佛告诉我,嗨,哥儿们,咱俩认识呀!老张说,你还记得小时候不?是哩,我终于想起来了,你还是过去那副憨态可掬的模样,嘿嘿。

20世纪八九十年代,北张兴庄村似乎没有路,放眼望去,要么是盐碱地,要么是沙土岗,要么是蒲草坑。盐碱地不长草的地方便是路,曲曲弯弯如同几条长蛇,穿过一望无际的毛毛草,一直到蓝天的边际。隆冬时节,路上结冰,泥土成为冻土,走在上面直打趔趄。春风吹过,野花招来蝴蝶;冻土醒来,却又像走在海绵上。夏秋之际,几场雨水过后,村外成了汪洋,漂浮的青蛙如同繁星点点,蝉鸣蛙叫,此起彼伏,让你格外焦躁。水汪汪,白茫茫,你压根儿分不清哪里是坑哪里是路,挽起裤腿也是深一脚浅一脚。这屈指可数的几条土路,却也无名无姓,就像村里的几位上点儿岁数的老人——张王氏,她姓王,做了姓张的老婆。如果硬要取个名字,大概就是贾堤路——去往小贾堤村的路,往东能走到延津;杨庄路——去往小杨庄的路,往北到东屯、卫辉,也可到新乡。还有东地那条路、西地那条路,通向堤南各村和古固寨。于是,修条柏油路,就成了北张兴庄村群众的强烈渴望。

后来,北张兴庄村南边的几百亩盐碱地迎来一条“巨龙”,从新乡市区直通豫北明珠长垣。这是横穿如今经开区的第一条大道。新长北线刚开始修建时,好奇的老张前去围观,回村逢人便讲,那路可真叫宽,从这头比划到那头,末了还反问一句,这路咋就恁宽呢?如雨后春笋,一条条宽敞公路纵横交织,一座座高楼拔地而起,一个个项目如期完工,经开区处处是蓬勃生机。望着各种各样的车辆从新长北线穿流而过,老张又有了疑惑,你说咋恁多车呢?末了他终于来了一句:经开区变化真大呀!和老张有着相同的感觉,经开区的变化真大,从“路”上看就不一样。从经一路到经十路,从纬一到纬十路,抑或是经开大道、迎宾大道、平原路、花园路……如今,走在任何一条路上,沐浴着熟悉的阳光,品味着亲切的乡音,幸福感都会不断地涌向心头。

2015年的春天,我从郑州开车出发一路向北,疾驰一个小时后,把车平稳地扎在了家门口。这次,我在北张兴庄村又有了新发现,新修的水泥路映入眼帘,无疑带给我很大的惊喜。平坦宽阔的水泥路,两旁矗立着村民栽种的月季花,夹杂着野草的清香,我却闻出了沁人心脾的味道。水泥路三纵三横连接了每家每户,晚上还有一排路灯,就像悬在半空的月亮,照亮着夜空也照在群众心里。老张告诉我,在经开区党委、政府的关心支持下,新一届村“两委”成员拧成一股绳,劲往一处使,凡是关乎群众切身利益的民生实事,说干就干。“村村通”水泥路头一次修到了家门口,破解了群众出行的难题,完成了全村人几十年的心愿。老张很开心,挥挥手,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古德拜”了。

不光这条路,幸福事还有很多。老张掰着指头给我讲,自来水也通到了家里头,村里就有健身广场,出门就是公办小学,老人们生活还有补助,经开区的干部常常进村走访,询问缺啥不缺,过去是一辈子不敢想的事。政策真好,这路是越修越宽阔,望着远处一片片拔地而起的高楼大厦,老张像是自言自语。其实,每次回村,我都发现村民们脸上始终洋溢着笑容,这笑容不仅写在脸上,也甜到了心里。

我终于明白,老张说路越修越宽,所指绝非普通的路,而是更多实实在在存在却又看不见的路。这是一条无形的路,经开区党委、政府坚持为群众办实事,把路修到了群众家门口,也修到了群众心里。路有千万种,这是一条幸福路,是通往百姓心中的阳光大道。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