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乡市科技局 新乡市科协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深刻认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与科学普及“两翼理论”的重大意义,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动员和组织广大科学家和科技工作者以多种方式参与科普活动,全市科普公共服务能力明显增强,科学教育、传播与普及取得长足进步,为全市科技创新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现有全国科普教育基地2个、全国人工智能特色单位23个、青少年科学调查体验活动全国推广示范校45所、全国科普示范县2个、省级科普示范社区65个、省级科普教育基地20个、小小科学家科技创新操作室7个,各类科普基地数量居全省前列。新乡公民科学素质比例由2010年年末的2.3%、2015年年末的5.0%,达到2020年年末的10.1%,居全省第一方阵。
筑牢根基,大科普格局基本形成。加强顶层设计,建立由分管副市长任组长的科普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制定科普工作规划及实施方案,认真研究、协调全市科普工作政策措施、经费安排等重要事项。加强考核督导,建立科学考核指标体系,督促各部门把科普工作摆上议事日程,通过政策引导、加强管理、增加投入等多种措施,切实加强对科普工作的领导。坚持“政府推动、全民参与、提升素质、促进和谐”的全民科学素质工作方针,先后印发《新乡市全民科学素质工作领导小组工作规则》《新乡市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工作方案》《新乡市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实施方案(2011-2015年)》和《新乡市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实施方案(2016-2020年)》,全民科学素质工作纳入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十三五”规划和有关专项规划。协调各县(市、区)、成员单位加强协作,大力实施五大重点人群素质提升行动,以及科技资源科普化、科普信息化提升、基层科普能力提升等五项重点工程,构建政府引导、部门协作、上下联动、社会参与、多元互动、协调共赢的社会化大科普格局。
不断探索,全域科普取得新提升。大力拓宽科普传播渠道,动员指导科技工作者、科研院所将科技成果转化为科普成果,开展科普视频创作大赛活动,通过学习强国、河南电视台等多种宣传平台推送。精心构筑科普信息化体系,创新“互联网+科普”工作模式,出台《科普信息化建设方案》,打造集微信公众号、“科普新乡”抖音平台、《新乡日报》专栏等于一体的新媒体矩阵。提升科普活动影响力,精心组织全国科普日、高博会、科技活动周、科普讲解大赛、反邪教宣传月等重点活动,组织开展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机器人竞赛、素质大赛等各类科技赛事,参赛人数稳居全省第一方阵。精心组织“河南省科普大篷车走进太行山”“院士专家报告会”“助力乡村振兴健康行”等大型科普专题活动,在全社会引起良好反响。创新开展科技教育特色校创建,利用青少年活动中心、科技教育基地学校、校园科技馆为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搭建平台,学生参与科普实践年均万余人次。聚焦惠民利民打造省级科普示范社区,利用社区科普活动室、图书馆、科普画廊等设施,面对不同人群针对性开展各类科普活动,自建立以来累计开放3736天,合计接待113万余人次。大力开展科普惠农工程,实施“基层科普服务能力提升计划”,获国家级先进农村专业技术协会26个、先进科普示范基地10个、先进农村科普带头人15名,获省级表彰81项,共获科普奖补资金1372万元。
厚植沃土,科技创新成果斐然。坚持以科普促创新,增强公民科技创新创业意识,提升科技创新创业能力,加快产业转型升级。2021年,全市大型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1%,国内单线最大产能的绿色纤维项目试生产,华兰疫苗成为全省首家胡润榜独角兽企业,新航集团、驼人医疗荣获省长质量奖。瑞丰新材、宏力医疗成功上市,改变了13年来无新增上市公司的局面。大力发展新经济,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增长124%,占工业投资比重由2019年的7.8%提高至现在的16.4%。获批省新型智慧城市建设试点市。华为鲲鹏、机器人、物联网、大数据、氢能等产业无中生有、从无到有,点燃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星星之火;全国首个生物育种产业创新中心落户新乡,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挂牌;金融业机构达123家,数量位居全省前列。科普服务及科技创新能力全面提高,“十三五”期间我市财政科技支出累计40.61亿元,年均增速达20.43%;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年均增速达13.8%,占GDP比重强度连续多年在全省领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