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讯 在我市开展“能力作风建设年”活动中,延津县政务服务和大数据管理局持续推进政务服务大厅作风转变,创新工作方式,近日开设的“办不成事”窗口,受到了服务对象的好评。
该局在开展政务服务过程中,充分利用大数据科学赋能,积极拓展“帮办代办、有诉即办、一件事一次办”等服务模式。目前已梳理出涉及出生、就业、婚姻、退休,以及公司设立、经营、退出等全生命周期的25个“一件事一次办”事项目录,真正破解“门好进,脸好看,事难办”这一“放管服”改革的“痛点”“难点”。“办不成事”窗口目的在于畅通群众反映问题的渠道,破除阻碍群众办事的隐性壁垒,立行立改,转变作风,为群众提供贴心服务。在“办不成事”窗口,对于当场能协调解决的问题,要当场协调解决;对于当场不能协调解决的,派发转办给有关单位(窗口),有关单位(窗口)要在规定时间内反馈问题处理情况。对于“完全不能办理”的事项,有关单位(窗口)要对群众做好解释工作,说明不能办理的原因和依据。该窗口的设立,有效解决了群众和企业在大厅提交申请后,非自身原因导致的不能成功受理、成功审批,或者多次跑腿不能办结等问题。
(王艳三 张小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