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可怡 辅导教师 袁瑞蔓
获嘉县城东四公里处,有一美丽的村庄陈孝村,我的家就在那里。
说起“陈孝村”名字的由来,还要追溯到千年前。据《史记》记载,周武王之子姬发继承父业,顺天应人,载文王木主(灵牌),率戎车三百乘、虎贲三千人、甲士四万五千人,东征伐纣。兵至甯邑(今获嘉),与庸、蜀、羌、微、彭、濮等八个诸侯会盟伐纣。后伐纣功成,班师西归途中,行至陈孝村西南之地,文王木主之车不得前行,武王遂有所感,请姜太公择一风水吉地,行隆重之礼,葬文王木主,封土成冢。葬礼之后,濮侯献计,选派信任大将,率军世代驻守,以彰大周之威、扬文王之名。大将陈孝闻知,主动请缨,于文王冢东,安营扎寨,长期驻守,逐渐积聚成村,被时人命名为“陈孝营”,后人称陈孝村。
在我们村北大街上,有一处占地数十亩,绿树掩映、红墙赤瓦的大宅院,它可不是什么王侯将相的府邸,它是当代书画大家范曾题词的“诚孝贤院”。我们村里80岁以上的老人都可以免费入住,我的奶奶也是其中一员。每到九九重阳节,“诚孝贤院”就成了最热闹的地方。因为一年一度的“孝道文化节”又开幕了,全村的老人欢聚一堂,共度佳节。你看,大礼堂的舞台上,各类表演目不暇接,有喜闻乐见的戏曲表演,有老少皆宜的舞蹈表演,还有我们学校为爷爷奶奶们准备的各类节目。最吸引我的是,在院子里支起了一口口大锅,听到欢快的锣鼓声,村里的女士带着家里的擀面杖和在家盘好的饺子馅儿从四面八方赶来了。不一会儿,一锅排一锅排的饺子在欢声笑语中诞生了。雪白的饺子在大锅里翻滚,不一会儿,一碗碗热气腾腾的孝心饺子端到了爷爷奶奶跟前。他们吃着饺子,欣赏着精彩的演出,节日的气氛也达到了高潮……
陈孝,一个以“孝”命名的村子,一个传承历史文化、民族美德的地方。中华五千年的历史沉淀造就了无与伦比的辉煌文明,而中华美德正是所有文化中独一无二的瑰宝。我想,从大将名叫“陈孝”到本村取名为“陈孝”,再到养老院的“诚孝”,就是一种对孝道文化的传承。
白驹过隙,往事千年。英雄的后人以此为家,世代相守,耕织不辍,用勤劳的双手、超群的才智,绘制了一幅绚丽画卷,谱写了一曲幸福赞歌。这就是生我养我的地方,我爱你,陈孝。
(获嘉县蒙古族学校五年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