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年5月第一周的星期二是“世界哮喘日”。今年5月3日是第24个“世界哮喘日”,主题是缩小哮喘照护上的差距。为让更多的患者充分认识哮喘,加强自我管理,达到规范诊治的目的,4月29日,市第一人民医院以“世界哮喘日”为契机,拉开第八届呼吸健康月大型公益活动的序幕,该院呼吸与危重症科、儿科举办了“世界哮喘日”多学科义诊宣教活动。
哮喘是目前全球最常见的慢性疾病之一,常见症状为喘息、咳嗽、气促、胸闷,多在夜间、凌晨、秋冬季节或换季时发作。2010年,我国20岁以上人群中哮喘患病率为4.2%,预计哮喘患者有4570万人,14岁以下儿童哮喘患病率为3.02%,哮喘患儿约有1500万人,约1/3至1/2的儿童哮喘可迁延至成人。目前,我国哮喘患者还在逐年增加,哮喘已成为我国仅次于慢阻肺的第二大呼吸道疾病,但控制率只有28.7%。
哮喘的症状有哪些?当你出现咳嗽、喘息、呼吸困难、发绀、烦躁、气促,严重者大汗淋漓、面色苍白、言语不能时,体格检查发现胸廓饱满、呼气响哮鸣音时,你有可能是哮喘发作了。
什么是哮喘?哮喘是由多种细胞,包括炎性细胞(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T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等)、气道结构细胞(气道平滑肌细胞和上皮细胞等)和细胞组分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这种慢性炎症导致易感个体气道高反应性,当接触物理、化学、生物等刺激因素时,发生广泛多变的可逆性气流受限,从而引起反复发作的喘息、咳嗽、气促、胸闷等症状,常在夜间和(或)清晨发作或加剧。哮喘发作的时候,双肺可闻及哮鸣音。
哮喘和普通的感冒咳嗽怎么区别呢?一般来说,普通感冒引发咳嗽,两三周差不多就好了。但哮喘的咳嗽是长时间、反复发作的,症状可以持续两个月以上。
如果我是一名哮喘患者,该如何自我管理呢?成人哮喘是一种伴随终身的慢性疾病,这就决定了患者不能完全依赖医生,自我管理尤为重要。然而,在中国,真正获得规范治疗的哮喘患者较少,致使病情不断延展,预后很差。患者在自我管理上的欠缺,也是无法获得规范治疗的重要原因。自我管理包括过敏原的防护、遵医嘱合理使用吸入性药物、每天做好肺功能的监测和记录等。
远离过敏原是哮喘患者自我管理的第一步,必须严格遵守。春季到了,万物生机勃发,花粉柳絮纷飞,雨水增多,沿海环境潮湿,容易滋生霉菌,是过敏性哮喘患者“犯愁”的一段时光。
1. 霉菌广泛存在于室内外,室内在不干净的冰箱、食物,房间所有潮湿的角落,墙纸和浴室中,都发现有霉菌存在。户外在草皮、谷物和花房中,也有霉菌的生长。如何远离霉菌,预防哮喘的发生呢?室内应加强通风,衣物被子要经常晒,保持干燥。除了在碗橱、瓷砖、镶板及各种装置后面形成的污垢,避免在室内种植盆栽植物,避免打扫储藏室等霉菌滋生的地方。
2. 室内家居中的尘螨也是容易引发哮喘的过敏原。粉尘螨过敏人群不要使用羽绒被、丝绵被和动物皮毛制成的被褥,并定期烫洗或日晒被罩、枕套、床罩等;避免使用厚呢绒制成的沙发罩、软椅罩、窗帘、床垫和地毯。儿童哮喘患者最好不要玩毛绒玩具。
3. 我们常说的“发物”不一定是哮喘患者的食物过敏原,如经病史仔细甄别后无过敏的食物可放心食用,无需禁忌。对已明确过敏的食物要回避,其他食物不要过分忌口,以保证均衡营养。过敏原筛查对过敏性哮喘病人是必要的。
4. 对于花粉、植物种子等过敏者更应避免接触过敏原,并佩戴口罩外出。
规范用药,克服“激素恐惧症”,要有很好的遵医行为,哮喘是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各种炎症细胞及细胞因子导致了哮喘的气道炎症,并出现胸闷、气喘等症状。即使在没有明显哮喘症状时,其慢性气道炎症仍是持续存在的,所以,哮喘的根本治疗是长期规范抗炎治疗。糖皮质激素是一种强效的抗炎药物,可以抑制引起哮喘气道炎症的所有环节,从而控制哮喘症状。吸入糖皮质激素可以直接作用于气道,控制气道炎症,从而控制哮喘。不少哮喘患者有莫须有的“激素恐惧症”,实际对激素知之甚少。对哮喘的控制治疗,是通过吸入激素方式实现的,为气道给药,激素类药物吸收入血的浓度微乎其微,主要不良反应为口咽部不适等局部副作用,而非全身副作用,而且,这些口咽部不适通过指导吸药技术并强调吸药后漱口,完全可以减少。哮喘患者应在平时长期规范吸入糖皮质激素,以控制哮喘症状,预防哮喘急性发作,从而避免了因为急性发作而需要应用全身激素,也避免了激素可能带来的全身副作用。
得了哮喘就不能运动了吗?哮喘会遗传吗?当哮喘患者症状得到很好地控制后,患者能够进行运动,并有益于改善体质,慢跑、游泳、蹬车、太极拳等,都是有益运动。例如,足球明星贝克汉姆、游泳健将菲尔普斯等都是哮喘患者,却是非常出色的职业运动员。哮喘是一种具有遗传倾向的异质性疾病,有一定的家族聚集发病倾向。哮喘家族史是早已公认的哮喘发病的高危因素。父母一方有哮喘的儿童患哮喘的概率为20%,患病率较其他儿童高2~5倍;父母双方均患有哮喘的儿童患病率约为50%以上。
2008年我国已将哮喘列为重点防治的慢性呼吸道疾病之一,并且写入了“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十五个专项行动之慢性呼吸系统疾病防治行动中。哮喘是一种可防可控的疾病,只要通过规范化的治疗和管理,可以完全控制,患者可以正常工作和生活。
(一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