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3版:
      

千余载厚重历史 十八年传承保护
——记河南百泉药都集团董事长郭新富与百泉药交会的情缘
河南百泉药都集团董事长郭新富
2010年,药交会盛况
国际友人参加百泉药交会开幕式
2014年,百泉药交会开幕式
2008年,百泉药交会荣获“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称号
祭拜药王仪式民俗活动

郑广义 赵鹏飞 文/图

“春暖花开到百泉,不到百泉药不全”。谈及颇具盛名的百泉药交会,还得从自2004年起接过恢复千年药都文化重任的河南百泉药都集团董事长(以下简称百泉药都)郭新富说起。

   郭新富,曾经是河南省辉县市赫赫有名的民营企业家,曾任河南省政协委员、辉县市政协副主席。接管百泉药都18年来,他不遗余力地传承和保护着拥有600余年历史的“百泉药交会”这块金字品牌,数次投资近亿元发展药交会。

结缘百泉药都

百泉曾是全国最大的药材集散地,位于辉县市,在很长一段时期,各地相继流传着“春暖花开到百泉,不到百泉药不全”的赞句。

据了解,百泉药交会是从一个古老的庙会逐渐发展起来的,至今已有600余年历史。据史料记载,公元7世纪初,即隋唐时期,在当地苏门山下,泉边北沿,兴建有一座卫源神庙(即卫河之源)。随着祭神活动而庙会兴起。明洪武八年(公元1375年),御定四月初八普祭神灵,令起大会,卫源庙会规模因而扩大。太行药材大宗到会,南北各地名商大贾,徽帮、樟帮、太谷帮等和各大药店巨头相继赶赴大会交流,药材大会从此奠定,自此便形成了以药材为主、每年一度的定期药材交易市场。

地处辉县的太行山区,中药资源十分丰富,主产的地道药材有酸枣仁、连翘、杜仲、冬花、萸肉、山楂、柴胡等1017种。在属于国家重点的363个药材品种中,辉县市就占了149种。在用中药材社会总产藏量达5000多万公斤。国家六部委曾将百泉药交会定为全国三大药交会之一,每年4月举办,百泉药都与河北安国、江西樟树形成我国三大鼎足药市。

然而,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由于客观原因和自身运作机制的问题,百泉药都的常年药市被取消,药交会亦日渐萧条。

数百年形成的药都品牌,数千年积淀的百泉药都文化面临严峻的挑战。当时,曾经亲手承建过百泉药都主楼工程和百泉药都会展中心的郭新富更是对百泉药交会出现持续滑坡现象心生焦虑。以往历届百泉药交会都是由政府一手操办,这在投资和配置上都受到一定限制。于是,辉县市主要领导便找到郭新富商量,希望他能接过恢复千年药都文化的重任,为百年形成的药都品牌历史传承出一把力。由此,郭新富与百年药交会及药都文化传承正式结缘。

钟情百泉药都

为了恢复国人普遍关注的百泉药交会,2004年1月23日,郭新富正式接管百泉药材经贸公司和药都宾馆,承担了全部债权和债务,同时接管了由政府包办的百泉药交会,成为百泉药都掌舵人。

有人说,振兴药都品牌、传承药都文化,这条看似光鲜的复兴之路,

其实是一条荆棘丛生的不归路。然而,郭新富却信心满满,对自己的运作团队说:“我们要站在历史的高度承担起社会责任,保护和传承厚重的中医药文化,不但让中药为人民的健康造福,还要用中药让农民致富。”

郭新富说:“接管百泉药交会后,我的第一项工作就是先让百泉药都经营规范化。”2004年整整一年时间,郭新富上北京、下郑州,多次找有关领导汇报情况。郭新富一边斥巨资对原药都广场、会展中心和药都宾馆进行改造整修,一边同辉县市政府领导参加遍布全国的20多个药交会。除了取经学习外,他还利用各种机会宣传推介百泉,诚邀各地药商赴百泉参加药交会。

2004年12月31日,是郭新富记忆最深刻、最令他激动的一天。这天下午5时,郭新富从国家有关部门领到了药品经营许可证。因为这一张药品经营许可证,意味着百泉药都有了合法的证照,今后不但可以继续举办一年一次的药交会,还可以恢复药品的常年交易,为重振百泉药都打下坚实的基础。2004年以来,郭新富投资8000多万元对百泉药都进行了升级改造。

为振兴百泉药交会,郭新富把推动药贸事业发展与带动广大农民致富紧密结合起来。他利用山区盛产野生中药材资源的有利条件,广泛发动农民种植药材,增加收入。

在郭新富多方努力下,他采取“药都+基地+农户”的种植药材模式,免费为当地20多个乡镇药农提供种子、技术培训,并投资8000万元为农民修路、架桥,规模达10万亩的柴胡基地于2006年被全国光彩事业促进会定为全国光彩事业重点项目,也是河南省委统战部和河南省工商联开展“千企帮千村”活动的主要载体。

在此基础上,郭新富又投资1000余万元建立了中药材研究开发中心、中药饮片加工厂,引进先进技术装备和工艺,开发了上百种百泉药都商标的中药饮片和具有特色的中成药,一次性通过省药检局GSP认证,并取得了GSP认证书。

2007年年底,百泉药都率先在行业内实施中药原料规范化生产,并顺利获得了由省药检局颁发的GMP认证书,成为中原地区屈指可数的双认证企业。百泉药都与全国200多家中药饮片企业、800多家医药单位建立了合作关系,成为了国内4家大型中药企业的药源基地,辉县市再次成为太行山最具活力的中药材集散地,以百泉药交会为平台,进一步拉长了种植、加工、研发、销售的产业链条。

深耕百泉药都

为了擦亮“百泉药都”这块金字招牌,郭新富着力打响“三大品牌”,即以百泉药交会为平台,打响百泉“中国药都”品牌、药贸经济品牌和药贸文化品牌。为了适应新的办会形势,百泉药都全面启动了商品流通网。同时,18年来,每逢4月8日,百泉药交会都以一种崭新的经营模式呈献给来自各地的参展企业,使恢复期的药交会场车水马龙,人头攒动,盛况不衰。

崭新的理念、崭新的思路、崭新的创意、崭新的举措,600余年历史的药交会,在10余年之后,展现出了希望和生机。经过多方努力,2008年,百泉药交会被列入国务院对外正式公布的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元月,百泉药都被国家有关部门批准为“中国中药材基地暨常年展”。

经过郭新富近几年来的努力和当地政府的积极扶持,他完成了“百泉药交会”的使命,以中药材、中成药、中药饮片、保健品、医疗器械、制药器械展销为主线,并以举行投资洽谈、产品交易、学术研究、形象展示等活动为主要内容,使百泉药交会中药文化发扬光大,打造百泉药交会文化金色品牌。

近年来,由于郭新富在传承祖国中医药文化和中药界作出的突出贡献,2005年,百泉药都集团首先被中国中药协会吸收为理事单位,成为中国百泉药交会的主办单位,又被世界中医药联合会吸收为副会长单位,郭新富被委任为世中联副会长。同时,百泉药都的恢复和传承也引起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关怀和关注。2009年7月6日,郭新富随中国企业家代表团出访了意大利。

“近几年,百泉药交会主要客户群集中在中原地区,希望能扩大药交会的影响力,走向全国,走向世界。”郭新富说。百泉药交会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以及美国、印度、瑞典、菲律宾、南非、加纳等国家和地区的300余家药企、万余名客商。世界中华民族联合会考察团80余人莅临百泉药都,考察项目,洽谈合作。

近20年来,郭新富和百泉药都集团为社会各项慈善公益活动捐款捐物总额达7000余万元。为此,郭新富多次受到省工商联表彰,多次荣获“优秀民营企业家”“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等称号。

从古至今,百泉药交会有兴有衰。郭新富表示:“我们相信在新乡市和辉县市两级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一定能把‘百泉药都’这块金字招牌擦得更亮,让其在中原大地上闪耀出更加辉煌的光芒,百泉药交会的影响力也必将会盛名全国,走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