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甫君 李祥君 (漯河市)
四、 “有文化,能劳动,人人尊敬”
母亲有一副清脆、甜润、嘹亮的歌喉,会唱许多革命歌曲和传统、现代戏曲,并善于用经典歌词和戏曲来教育子女。豫剧《朝阳沟》里“有文化,能劳动,人人尊敬”的经典唱段,母亲张口就来。
母亲深深懂得文化的重要性。尽管家里十分贫穷,但她想方设法让子女上学读书,多学知识,多掌握技术,成为社会有用之才。
上学,需要钱。山上资源贫乏,挣钱门路不多。母亲只能爬高上低,置安危于不顾,一次一次上山薅山韭菜,卖掉后用来交学费。
母亲天不亮就带着干粮、着荆篮去南水沟薅山韭菜。这里山势险峻,绝壁林立。回到家,母亲在室内选择一片空地,浇上清水,把放在荆篮里的山韭菜一把一把掏出,根部向下,靠墙根码好。三天之后,山韭菜攒够一挑。父亲挑着一挑山韭菜,到汲县县城、陈召煤矿、辉县郗庄等地出售。所得用于买盐、交学费、买书、买文具等。
秋天,母亲在地边摘扁豆角,让父亲去汲县县城出售。母亲上山割草,来年春上赶会(集市)卖钱。她上黑峪沟、猿猴沟杀荆条,编荆片到煤矿上卖钱。
长子李锦熙在大池山村上小学时,常随邻村大孩子一起上学。中途,大猴梯村孔令贤看到李锦熙携带的干粮颜色有别于一般的干粮,受好奇心的驱使,就提出来交换干粮。孔令贤比李锦熙年长好几岁,至少高出两三个年级。孔令贤咬了一口,随即吐到地上,直咋舌头。李锦熙携带的是高粱面和酸酱菜各参半的窝窝头,又涩又苦。孔令贤家中生活水平属上乘,平时带的干粮都是黄面馍或者花连卷,偶尔还带白面馍。
我们姊妹一大群,吃了上顿没下顿,外无亲戚接济,内无叔伯扶持,常常面临辍学的危险。全家省吃俭用、节衣缩食,上学有干粮吃,学业不中断,李锦熙在汲县五中上学那年,患腿疾休学三个月,落下好多功课。1966年“文革”开始,全国中学停课,李锦熙返乡务农。
母亲唯一遗憾的是没有给二姐上学的机会。1965年秋季,大猴梯小学教师王斯谓到我家动员二姐上学。二姐入学第一天,从老师手中领取课本、铅笔和写字本。二姐是带着“尾巴”入学的,两个弟弟(大的四岁,小的两岁)一左一右站在教室,根本没法集中精力听讲。同时,还影响学校正常教学秩序。入学不到两天,二姐就主动辍学回家带孩子去了。
山区文化教育落后,师资力量薄弱,教学质量低下,老师常常念错字,课外读物基本没有,且经常组织勤工俭学。尽管我家弟兄们在学校学习成绩名列前茅,但和平原地区特别是城市学校比,差距是显而易见的。1977年高考制度恢复,当年冬季,四子李成君以九分之差与上大学失之交臂。1978年春天,五子李甫君参加高考同样未被录取。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每一位母亲的殷切期望。面对三个儿子高考落榜,母亲没有怨天尤人,依然保持着积极、自信、乐观、向上的心态。她明确告诉子女:考学是一条成才的捷径,但是不是唯一的出路。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
父母养育的儿女,没有让老人家丢脸。他们各自在不同的岗位上为国家作着贡献,均过着幸福、美满的生活。
三子李周君1979年10月退伍回乡时,适逢国家实行“对内搞活经济,对外改革开放”政策。他使用退伍费,在豫北山区收购蝎子,煮好晾干到南方倒卖。从广州、汕头购入布匹、手表、电子产品,到内地出售,积累了第一桶金。他在郑州市投资成立了一家物流公司,业务涉及20多个省(市)和自治区,收入可观。
五子李甫君爱好写作,经常在《解放军报》和武汉军区《战斗报》发表新闻作品。退伍后,被驻地漯河市委宣传部招聘。1987年5月,被河南省人事厅录用为正式国家干部。他不断给自己充电,1997年取得了郑州大学新闻本科文凭。先后在漯河市委宣传部、漯河市政府办公室、漯河市委办公室、漯河市纪律检查委员会工作。多次被评为省、市先进工作者。
七子李治君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能,涉猎果园管理、反季节疏菜栽培、家禽常见病防止等,建起了果园、菜园、饲养场。十年前就买了高档小轿车、盖起了乡间别墅。
小妹李景润被招工到国营企业漯河火力发电厂,后考取了郑州大学新闻系,并成为劳动模范,《河南日报》曾报道过她的事迹,工厂改制后经商。
孙子辈中十多人分别取得硕士、本科、专科学历。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