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乡日报全媒体记者 刘军旗
4月24日,黄河北岸平原示范区,国家生物育种产业创新中心350亩科研设施区一期工程主体结构全部封顶,道路、管网、实验区等项目正紧锣密鼓加快推进,下个月将建成投用。
围绕这个全国唯一的“中心”,省委、省政府战略布局、全力打造要素共享、协调创新、具有独特品牌优势的“中原农谷”。几天前,省政府印发“中原农谷”建设方案。
瞄准世界前沿,聚焦国家种业、粮食安全重大需求,“中原农谷”将发挥我省农业创新优势,整合农业创新资源,促进种业、粮食、食品聚合发展,建立更高层次、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的粮食安全保障体系,实现更高水平的农业科技自立自强,为建设现代农业强省、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奠定坚实基础。
“中原农谷”的发展定位是:以建设国家农业创新高地为引领,聚力打造“四大中心、两个示范区”,即国家种业科技创新中心、现代粮食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农业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中心、农业对外合作交流中心、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智慧(数字)农业示范区。
(下转第四版)
(上接第一版)
到2025年,建成国内一流的种业创新平台,国家生物育种产业创新中心科技创新能力国内领先、国际知名,神农种业实验室成为国家实验室或国家实验室的重要组成部分,种业产业化实力迈入全国第一方阵;打造小麦、玉米等优势作物产业科技创新高地,创建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初步成为具有一定影响力的种业、粮食科技创新中心;培育1家全国十强种业企业并实现上市,农业领域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0家以上,培育3家至5家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到2035年,建成世界一流的农业科技基础设施集群、科研试验示范基地集群和全球粮食科技创新高地,“中原农谷”成为国家区域性农业创新核心力量,我省全球十强种业企业实现零突破,农业领域高新技术企业达到30家以上,打造千亿级种业和粮食产业集群。
方案明确指出,以郑新一体化发展为牵引,构建布局合理、集约高效的区域发展空间,实施“一核三区”发展战略,总规划面积为1476平方千米。
“一核”东至中州大道(101省道)、原阳县县界,南起黄河北岸沿黄生态观光大道,西至获嘉县、武陟县县界,北至新乡县县界,以种子、种苗、种畜(禽)为主攻方向,打造以种业为突出特征的农业创新高地和农业科技新城,共206平方千米。
“三区”为以延津县部分区域为主体的东区,新乡县、获嘉县部分区域为主体的西区,以原阳县部分区域为主体的南区,共1270平方千米。
“中原农谷” 有五大战略任务:打造种业创新核心增长极,建设现代农业科技创新中心,推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大力发展农业高新技术产业,重塑要素聚集创新环境。
我省成立了由省政府主要领导担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12个相关部门(单位)“一把手”为成员的“中原农谷”建设领导小组,统筹指导建设发展,研究决策重大事项,协调解决相关问题,指导做好建设方案编制、政策制定、项目谋划、综合协调等工作。
建设“中原农谷”,既有国字号牌子,又是省之要者,其主体在平原示范区、核心在平原示范区,这座正在加速崛起的“大郑北”,再次被赋予了新的厚望,迎来了强劲的发展势头。
机遇不可辜负,使命如山,奋楫笃行。平原示范区党工委书记陈剑虹表示,平原示范区将以高度的责任感和时不我待的紧迫感,紧抓“中原农谷”这个重大机遇,用足用好政策,以创新的思维、改革的办法、市场的手段,筑基石、搭平台,聚项目、引人才;聚焦集群化、融合化、智能化,加快推动现代农业全产业集群成链、智慧升级,为实现更高水平的种业科技自立自强、建设现代农业强省和农业农村现代化作出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