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新乡日报全媒体记者 魏明哲)阳春三月,天气渐暖。清晨,延津县魏邱乡李庄村麦田里,晨雾尚未散去,微风抚过,泥土的气息混合着麦苗的清香在空气中飘散开来。晨曦中,村民李新亮来到一块印有高标准农田图标的灌溉井旁,熟练地接上水带,调整好出水口方向,拿上电卡在不远处的电表上轻轻一刷,收到语音提示后,清凌凌的井水通过水带向麦田中流淌。
“这一片儿的井是今年年初改造嘞,过去浇一亩地得两个多小时,现在只要个把小时,电压稳、水量足,省水省电省人力,麦苗也壮实。”日前,李新亮站在地头笑呵呵地和延津县纪委监委的同志聊了起来。
“仅李庄村就有2400亩土地实施了高标准农田建设,每亩地的资金投入在1600元左右,这么多的资金,这么大的项目,钱花哪了?效果是个啥样?群众反应咋样?可得有本明白账!”延津县纪委监委一名同志说道。
延津县是我市农业大县,去年以来,围绕国家级小麦产业园区、高质量农田建设等27个重点项目,当地通过召开“三重一大”会议、进行实地查验和大数据比对等方式,实现项目立项申报、招标采购、施工验收、管理使用全流程和全要素监督;通过开通乡村振兴问题线索热线、聚焦项目资金使用和干部作风等问题,挂牌督办卫生、低保、安全饮水等方面案件,为群众解决了一批难心事、烦心事。
基础要打牢,监督不可少。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广,资金体量大,工作任务重,要做到心中装有一本明白账的,不止是延津县的纪检监察干部。据统计,仅去年以来,全市修复的水毁高标准农田就达到了92.8万亩,268个村庄完成了生活污水治理,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实现全覆盖,191个村庄实施改厕整村推进,完成改厕7.5万户。
为了保证上述项目落实、落地,把好事儿做好,让群众满意,市纪委监委以深入整治群众身边腐败和不正之风为抓手,由派驻市农业农村局纪检监察组发挥探头作用,协助推动被监督单位党组织制订出主体责任“活页夹”,制订出纪检监察组监督责任“活页夹”,对发现的问题,开出“治疗清单”,落实问题整改,确保相关工作取得成效。
特别是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我市纪检监察干部紧盯关键环节和重点领域。针对个别地方改厕中存在整改过程走样变形、脱离实际、质效不高等情况,及时提出建议,督促相关单位围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要求,结合当地实际情况,按照工作标准,抓好整改落实,力戒改厕走形式、做样子。在农田水利设施排查整改专项检查中,采取“三不两直”方式,直插一线,对重点县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和运行管理情况进行随机抽查。对检查中发现的设施管护机制不完善、不科学问题,检查组现场指出问题症结所在,督促当地进一步建立健全管护机制,确保充分发挥农田水利设施灌溉功效,提升农业生产能力,防止水利设施沦为“样子货”和“假把式”。
“完善通达的农村基础设施,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重要保障,也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基础。”市纪委监委相关负责同志表示,全市纪检监察系统将按照上级决策部署,紧密结合《河南省乡村振兴促进条例》中提出的“加强农村公路、电网、供水、供气、环保、物流、广播电视、宽带网络等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城乡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满足农民生产生活需要”等要求,充分发挥监督保障执行、促进完善发展作用,把握重点,关口前移,开展基层微腐败集中整治,紧盯股(所、站)长、村“两委”干部等相关人员,积极预防相关领域违纪违法案件发生,助推项目落实落地见效,让群众切实享受乡村振兴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