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7版:
      

弘扬国粹 健康妇幼
——市妇幼保健院产科开展中医适宜技术

中医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独具特色。一碗药汤,一根银针,常常能发挥立竿见影的效果。因而,中医一直被认为是世界上最神秘的医学之一。为进一步弘扬国粹,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提高中医药诊疗水平,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中医药服务需求,近日,市妇幼保健院产科病房开展了产后中医适宜技术,打造中西医结合特色服务,为患者提供简、便、廉、验、安全、疗效独特的中医服务,在内容和时间上满足患者的需求,全面促进产后妈妈的身心康复。

中医适宜技术之一:耳穴压豆

耳穴压豆又称耳穴药压法,是使用较硬的王不留行籽进行耳穴压贴的一种传统疗法,是用胶布将药豆准确地粘贴于耳穴处,给予适度的揉、按、捏、压,使其产生酸、麻、胀、痛等刺激感应,以达到活血通经、消肿止痛、调和气血、调理脏腑等一系列功能的外治疗法(如图)。此项疗法具备安全、简便、实效的特点。耳穴压豆疗法在市妇幼保健院产科病房开展以来,疗效良好。目前,耳穴压豆主要适用于妊娠剧吐、产前镇静、产后子宫收缩痛、子宫复旧、腹胀、失眠、烦躁、便秘、尿潴留、乳汁分泌少等症。

耳穴压豆主要遵循耳针,中医辨证的原则,根据不同的临床表现,选择一定的穴位进行组合,以调整相应脏腑经络气血功能,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中医适宜技术之二:灸法

灸法是以预制的灸炷或灸草在体表一定的穴位上烧灼、熏熨,利用热的刺激来预防和治疗疾病。通常以艾草最为常用,故而称为艾灸。

灸法是通过中医经络理论,对产后妇女进行调理的一种治疗方法,以达到通穴道、走经络、调和营卫、畅通气血的目的。产褥期间孕产妇出现肢体关节酸楚、疼痛、麻木,称为“产后身痛”,产后灸法可疏经活络,消除组织水肿,松弛过度紧张的肌肉韧带,缓解孕产妇“产后身痛”症状;产后艾灸治疗可改善孕产妇下腹部血液循环,预防和治疗尿潴留。

中医适宜技术之三:中医穴位埋线疗法

中医穴位埋线疗法是将羊肠线或生物蛋白线植入人体相应穴位内,利用线体对穴位的持续刺激作用,起到长效针灸作用,疏通经络,调和气血,补虚泻实,最终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产后妈妈生完宝宝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深受产后肥胖的困扰。因母乳喂养的需求,不建议产妇节食减肥,埋线减肥是一种长效针灸减肥方式。埋线减肥用埋线材料刺激穴位,替代频繁多次的针刺,长期有效产生减肥作用。这样就产生了类似持续针灸的作用,并且不需要每天进行针灸,线体7天~10天左右自然溶解吸收,无需取出。每次治疗耗时短,大概10分钟~15分钟。一次埋线相当于10天~15天穴位都在接受24小时针灸刺激,减肥效应更加持久,而且不易反弹。

埋线减肥具有省“时”、省“事”、不省“食”的特点,时间相对紧张的妈妈可以采用这种方法。产后康复科采用埋线减肥后,受到产后妈妈的一致好评。同时,还可以根据新妈妈的体质进行辩证,结合艾灸、拔罐、耳针等进行调理。

传播优秀中医药文化,营造健康生活。中医的生命力在于创新,创新是传承中医使其现代化的关键。市妇幼保健院产科将充分发挥中医药独特优势和作用,在厚德博学中继承创新,将“治未病”理念与临床治疗相结合,让中医药国粹在时代的变迁中熠熠生辉,强力推进中医药融入妇幼健康服务体系建设,为患者提供妇幼特色服务,提高患者幸福值,从而更好地推动新乡妇幼健康事业的发展,更好为妇女儿童健康保驾护航。

(于利华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