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2版:
      

乡村振兴怎么干 远程夜校找答案

(上接第一版)

“这是新世纪以来,中央连续出台的第19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一号文件,更加坚定了我们的发展决心。”河南孟电集团董事长、辉县市孟庄镇南李庄村党支部书记范海涛始终对“三农”工作倾注着深情,且不断在思索。

“不断实现工业与农业相融合,河南孟电集团正在开启产业振兴的新模式。”范海涛所说的新模式,即水木孟电碳中和示范工厂项目。该项目由河南孟电集团与清华大学所属的现代农业企业北京水木九天科技有限公司联合打造,为国内首个工业与农业结合推进双碳战略、乡村振兴和高效农业的典范。

“将企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碳输送给蔬菜,既大大提高了蔬菜的产量,又减少了碳的排放,实现了绿色可持续发展。”水木孟电富碳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王晓庆介绍,一期项目为50亩番茄蔬菜工厂,投资2.1亿元,年产量最高可达210万公斤,预计节碳和固碳数量每年达到2万吨,相当于2857万度电力消耗的企业排碳量。

范海涛认为,探索利用可开发的空闲地、废弃地发展设施农业,可有效防范应对农业重大灾害,这与中央一号文件十分契合。同时,随着项目的发展壮大,将进一步带动人员就业和装备制造等产业发展,最终实现乡村振兴、群众幸福。

“吹皱一池春水”

“乡村振兴应该怎么干?农民怎样才能富?中央一号文件为东大阳堤村的发展指明了方向。”采访中,新乡县翟坡镇东大阳堤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陈来胜告诉记者,为了更好地推进乡村工作,在观看了第24期远程夜校后,村“两委”专门召开会议,学习中央一号文件,谋划下一步乡村振兴工作。

“应该在乡村组织建设方面,充分发挥村民的积极性,促进村民参与乡村建设。”陈来胜认为,要使乡村治理向公益化和常态化发展,还要发动志愿服务,发展“互联网+乡村”的便民服务智慧治理,不断提升乡村治理的创新服务水平。

在推动乡村治理工作中,今年以来,东大阳堤村规划的一系列项目已“箭在弦上”。如加快推进“康养+医养”项目,与高校合作启动绿化、垃圾分类等生态环境治理项目,通过建立智慧安防系统推进数字化乡村治理,通过文旅融合推进红色文化街建设,通过乡村人才培训促进乡村振兴,等等。

“在中央一号文件指导下,我们用党建凝聚了一盘散沙,用治理激活了一池春水。”陈来胜坚信,有了政策春风,未来会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