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3版:
      

强化资源规划管理新理念
助力我市营商环境再提升



曹顺勇 王志刚 张致豪

“水深则鱼悦,城强则贾兴”。营商环境是一个地方政治生态、社会生态、经济生态的综合反映,体现了一个地方的核心竞争力,也是支撑城市软实力不可缺少的要素。作为市政府项目审批落地的关键部门,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以省委“能力作风建设年”和市委“作风纪律大整顿活动”为契机,解放思想,“刀刃向内”,用一系列深化改革创新的“新举措”,提升我市营商环境“软实力”,着力围绕减环节、压时限、降成本、优服务等方面展开工作,在念好“减、调、放、并、转、真”六字真经上做文章。

在“减”字上下功夫,力争企业负担更小。制定相关政策措施,聚焦减审批材料、减审批环节、减审批成本。一是简化申请材料,在方案审查上,减少企业报审的平面规划方案、建筑方案数量,减轻企业负担;在许可审批上,全面梳理了各审批事项涉及的申请材料,删除不必要的材料,减少企业重复提交或是提供法律法规规定以外的材料。二是减少审批事项,出台了《新乡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公布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豁免清单的通知(第一批)》,实行“豁免清单制”,开展分类审批,对于我市城市规划区内属于豁免清单范围的建(构)筑物及设施,建设单位或者个人可以免于或不需办理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三是减免办理成本,出台了《新乡市社会投资小型低风险仓储类项目改革措施》,对于规定范围内的社会投资小型低风险仓储类项目,免予征收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

在“调”字上求突破,力争审批流程更优。调整审批时序,实行“收费后置”。印发了我市《优化营商环境办理建筑许可领域改革措施》,一是将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的收缴进行后置,不再作为办理《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的前置条件。二是将土地出让金的收缴进行后置,不再硬性要求企业必须全额缴齐土地出让金后再办理《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出具承诺后可将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合同作为“使用土地的有关证明文件”先行办理。通过完善制度设计,实行“收费后置”,显著减轻了企业的资金压力,有效加快了手续办理的进程。

在“放”字上显担当,力争行政效能更高。进一步优化了规划业务会议事规则,下放审批权限,对符合国家规范和技术标准的,棚改项目出具改造规划意见和控规指标,不涉及强制性指标变化的规划条件延期,不涉及建筑布局变化、强制性指标调整的平面规划优化方案,与原规委会审定建筑风格、色彩保持一致的建筑方案调整不再报局业务会研究,由业务科室依法直接办理,进一步推进简政放权,提升部门和科室直接办件率,提高了审批效能,压缩了项目办理时限。

在“转”字上花心思,力争管理机制更活。主动转变管理方式,创新管理制度。一是推行“容缺办理”,对于社会投资类项目,在企业出具承诺后即可将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合同作为“土地证明文件”“容缺办理”《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二是实行“两会合一”,成立了市土地规划委员会,将过去的市规划委员会和市土地资产会合并,同时精简会议流程,提高会议频次,明确土地和规划业务审批分级管理权限,落实分级分类审查制度,进一步提高会议效率。三是推行“标准地+承诺制”,印发了《工业用地“标准地+承诺制”出让实施方案》,使得企业能够按“标准”用地,变“项目等地”为“地等项目”,实现“拿地即开工”。四是推行“用地清单制”,印发了《新乡市深化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建立“用地清单制”实施细则(试行)》,在土地供应前,就地块的生态环境、风貌建筑、市政建设、给排水等提出管理要求及技术设计要点,对拟供应地块形成“用地清单”,在土地供应后作为供地手续附件一并交付用地单位,作为项目审批管理、技术审查的主要依据。五是强化城市设计,转变城市发展方式,坚持以人为本,高度重视宜居城市规划的前瞻性和协同性,以提升城市品质,打造更加宜居宜业的城市环境为出发点,着力加强空间规划和建筑设计管理,优化城市空间和建筑布局,厚植城市历史文化底蕴,塑造城市时代特色风貌。

在“并”字上出实招,力争办理速度更快。合并办理各类相关事项,简化程序提升效能。一是合并许可事项,开展“多证合一”,实行“并联办理”,出台了相关文件,以划拨方式取得土地的,合并办理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和用地预审,并联办理划拨土地和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以出让方式取得土地的,并联办理土地出让合同和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二是合并测绘事项,实行“联合测绘”,由一家具备相应测绘资质的服务机构提供自然资源、房产、城管、人防、消防等相关行政审批所需的各项测绘服务,同时通过“多测合一”信息平台实现测绘成果各流程共享互认。三是合并评估事项,实行“区域评估”,组织实施单位在土地出让前统一对辖区内土地勘测、矿产压覆、地质灾害等10个事项实施区域评估。四是合并各类规划,实行“多规合一”,整合、细化更新各类规划信息,构建了多规合一“一张蓝图”数据共享平台,同时建立了“多规合一”业务协同平台,依托平台,开展项目策划生成,联合多部门,共同对工程建设项目生成进行前期合规性审查。五是合并方案审查,实行建设工程设计方案“联合审查”,出台了《新乡市建设工程设计方案联合审查工作实施办法(试行)》,依托工改平台和“多规合一”业务协同平台,联合住建、人防、教育、民政、城管、环保等有关部门,实行多部门方案线上联审,切实提升了效能,提高了企业便利度。

在“真”字上见真章,力争服务质量更好。切切实实用真心真情与企业沟通,用真干实干解企业难题。一是强化服务意识,用真情化解企业急、难、愁、盼。在工程建设项目审批过程中,坚持做到该办的及时办,能办的马上办,难办的研究办。采取“容缺办理”的方式,推进了太阳城和大朱庄安置区等项目的手续办理,解决了民生难题;采取“首问负责制”,帮助河南精工绿色建筑科技产业工业园有限公司高效解决了因《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缺失无法办理银行相关手续的难题。二是深化政企交流,用真干暖人心聚民心。通过召开企业家座谈会、开展企业回访等方式,积极向企业宣讲惠企政策,主动了解并解决企业疑难困惑,进一步密切了政企关系。同时认真落实“首席服务员”制度要求,持续践行“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举措,全力贯彻“万人助万企”活动部署,用真干事、干真事的作风,切实密切同企业群众的血肉联系。

下一步,我们还需对标先进地市,对标新形势新要求,对标企业群众更高的满意度、获得感,立足四个“着力”,持续深化强化企业为本的服务理念,以更拼的工作作风、更实的工作举措、更新的改革观念为我市营商环境提升注入新动力、力求新突破。

着力推动思想解放、作风转变。进一步转变全体人员思想观念、思维方式,多站在企业角度换位思考,潜心实干、大胆创新、敢于突破,真正做到灵活服务、主动服务、上门服务、靠前服务,做到服务企业既无处不在、又无事不扰。

着力推进区域评估、联合测绘。进一步强化督导、压实责任、明确节点,切实推进区域评估范围再扩大;进一步深化细化联合测绘工作机制,优化“多测合一”信息平台,实现建设项目“多测合一”业务全过程线上办理、测绘成果共享共用。

着力深化政务服务便利化、信息化。加强与大数据局、住建局等部门间协同配合,进一步推动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全程网上办理,推进实行全流程电子证照、电子签章、电子档案等,加强审批全过程信息共享,提升网上审批服务便利度。

着力做好政策落实、改革创新。在推进、落实好我市优化营商环境工作部署以及有关惠企政策的基础上,真正以宵衣旰食的斗志和敢为人先的魄力,刮骨疗毒、深化改革,对标先进,深挖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全流程、各环节,以更有力有效的举措,使环节再精简、时限再压缩、效能再提升、成本再降低,持续为企业办实事、办好事。

风好正是扬帆时,不待扬鞭自奋蹄。我们要着眼长远,站位全局,进一步强化“项目为王、企业为本、服务为先”的资源规划管理新理念,全力投身到项目建设中去,苦干实干,奋力为我市打造营商环境新高地、实现“进五争四”目标增势赋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