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5版:
      

高举创新旗帜 打造职教典范
——新乡市职业教育中心高质量发展侧记
学校强师计划之“青蓝工程”结对仪式
物联网教学场景
动漫设计课堂
无人机实习操作
数字媒体技术应用场景
计算机应用专业学习课堂
幼儿保育专业学生学习舞蹈
文旅康养系思政课

秦保树 高钰行 文/图

新乡市职业教育中心是2008年河南省实施“职教攻坚”行动,为整合职业教育资源,实施集团化发展,在市政府的主导下,以市属国家级重点职业中专“新乡市信息工程学校”为依托,兼并新乡市第一职业中专和其他5所国有企业开办的职业学校而设立的一所公办综合性普通中专。7校整合后的办学地点设在原新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并更名为新乡市职业教育中心。截止到2021年秋季,学校共有在校生7369人。均为3年制学历教育类普通中专,学校现已开设专业34个,涉及信息技术、网络技术、智能制造、财经商贸、旅游服务、文化艺术、教育、体育与健康等专业大类。除开设34个学历教育专业外,还特别设立了职业教育社区学院,围绕“少年儿童的认知拓展中心、青年学生的职业发展中心、老年群体的修养幸福中心”这一社区教育理念,发挥职业教育特有的教育职能。

经过十几年的攻坚与奋斗,新乡市职业教育中心在河南省中等职业学校阵营中,从“旧、弱、小”逐步成长为“新、强、大”。即从专业陈旧、发展势头弱、学生规模小的落后状态成长为专业结构新、办学理念新、发展势头强、服务社会能力强、在校生规模大、学生出路广的职业教育示范校。跻身于河南省中等职业学校第一方阵。先后获得河南省职业教育特色院校、河南省职业教育管理强校、河南省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先进单位、河南省职业教育教学研究工作先进单位、河南省中等职业学校“双高”建设立项单位、河南省中等职业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河南省乡村振兴技能人才培养示范基地、新乡市创新型学校等荣誉。这些成绩的取得,主要得益于学校拥有一个以主要领导为首的创新担当的领导班子。正如校长邓清亮所说:“我们学校这几年之所以能够扎实而快速的成长,主要是我们有一个在职业教育领域敢于担当、勇于创新的班子团队。我们提出的‘坚持类型定位、对接两个高端、抓住三个驱动,推动四项提升’的办学思路,在全省中等职业学校中是具有较强的个性特征的。”

坚持类型教育定位

正当多数中职学校都在招收高考落榜生,把参加对口升学作为中职学校的“生存”之道时,新乡市职业教育中心却坚持让学生走出课堂,坚定把职业教育办成适合于职业岗位需求的教育类型,让职业教育突破在校园内、教室里、课堂上育人的教学形式,主张三分之一坐着学,三分之一站着学,三分之一走着学,强化专业知识在实践中的应用,强化专业技能在岗位上的应用,强化职业素养在工作团队中的应用,把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作为职业教育的基本模式,发挥企业在职业教育中的主导地位,培养适应新产业需求,掌握新技术、新工艺、新模式的技术技能型人才,构建“三位一体”三全育人的教育教学形态,强化社会(企业)、家庭、学校三方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协同育人,让职业教育真正能把职业岗位需要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赋予学生自身于一体,真正把学生培养成具有专业知识,又有专业技能且爱岗敬业的工匠型人才,为地方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提供支撑。

对接两个高端

学校在开设专业方面对接产业高端,在课程内容上对接技术高端。把专业建设作为办好职业教育的核心,把课程改革作为培养高技术人才的关键抓实抓细。结合《新乡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学校制定了“十四五”专业建设规划,对原有的34个专业进行适应性增减,调整为重点发展三大高水平专业群。一是围绕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规划智能制造专业群,涵盖数控车铣技术、机电技术、工业机器人技术、3D打印增材制造技术、新能源汽车技术等。二是围绕数字产业发展,规划新一代信息技术专业群。涵盖网络信息安全、物联网技术应用、大数据分析与运维、数字营销、5G技术应用、计算机技术方向的UI设计和VR虚拟现实技术应用数字媒体技术、动漫与游戏制作等。三是围绕现代服务产业和文化产业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规划文旅康养专业群。涵盖智能家居、智慧养老、幼儿保育、社区服务、休闲运动、物业管理、服装设计、西点烘焙、人物形象设计等。

除开设一些战略性新兴产业急需的专业外,还围绕拉长产业链,基于一体化长学制高技能人才培养的职业教育改革创新,探索将一些优势专业向更广领域拓展。比如依据物联网专业开设物联网技术应用工业物联网方向、智慧农业方向;依托大数据分析与运维专业谋划开设数字金融、数字城市等专业方向,努力做到产业链与教育链、人才链、创新链的融合,更好地服务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

在对接技能高端方面,学校坚持面向社会,选择优势专业,针对专项技能,面向青年学生开展创新创业培训,面向转业军人、农村劳动力、转岗再就业人员开展就业技能培训,面向企业职工开展技能提升培训。

培养技术技能人才,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教育部与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改革推动技能社会建设的意见》明确指出: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联系最为紧密,与就业和民生关系最为直接,是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途径。河南作为全国重要的经济大省、人口大省,深化职业教育改革,推动技能型社会建设,加快培养数以千万计的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是实施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重大国家战略的历史选择,是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实现中原更加出彩的必由之路。为更好地落实《意见》精神,新乡职教中心在优势专业中打包出一些专项技能积极参与到全民技能提升行动中来。

智能制造专业先后为新飞、新乡娃哈哈、新科隆、日升数控、新太行电源、豫新汽车空调等地方企业在岗职工开展新型学徒制技能提升培训,涵盖了焊工、电工、机修、自动化生产线操控、工业机器人装调等专项技能,其中有300余人取得了中高级技术等级认证。

电子商务专业先后与圆梦之旅、格林动漫、深圳百马汇、江苏京东科技、浙江零跑科技、北京红亚、杭州悠可、郑州京慧越等企业合作,面向大学毕业生、农村知识青年、转岗再就业人员、残疾人进行商务技能培训。专业能力涵盖网络营销、直播带货、会计、航空票务、物流、网络安全、跨境电商等,先后培训人员达1000余人,其中800多人经过培训实现了就业创业。

文旅康养专业群与新乡市北方好利来、优优米卡等食品加工企业合作,面向社会成人和再就业人群进行职业培训,培训项目包括中式面点、西式面点,以及店面管理,为我市食品行业培养了700多名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与河南拾得文化传媒有限公司、郑州猫先生动漫等公司合作,面向学生、转岗人员、再就业人群进行职业培训,培训项目涵盖数字影音的前后期与制作、化妆与造型、动漫游戏、动画CG特效制作、新媒体广告设计等,为我市的数字媒体、影视、自媒体,婚庆、动漫游戏、文化旅游等行业培养了600多名专业技术人员。培养出的学员先后参加新乡市高博会、新乡市春晚等大型活动的前后期数字影视动画制作等,收到业内高度的好评;培养出的动画特效制作学员,参与多部国内外动画片、动画电影的制作,以及2022年北京冬奥会开幕式现场的CG特效制作工作。

计算机应用专业与河南省领谱物联软件科技公司为全省供销系统开发了供销社资管理云平台,为工商银行开发了工银e掌柜聚富通支付云平台,为新乡市领先轻工机械有限公司制作了《葡萄去梗机机械原理》三维动画广告,为开封市“菊花印象,创意开封”菊花展制作了旅游AR产品,为郑州市洪宇医教设备有限公司制作了《AR人体解剖学习系统》,为省农行开发了《小货郎——狱所在押人脸识别消费管理系统》等,很好地服务于行业向数字化转型。

无人机技术应用专业面向青年学生开展无人机操控技能培训及生产服务,先后参与获嘉县、原阳县、黑龙江、新疆、山东等地的统防统治农业植保业务。新乡市职教中心,把学校教育与社会生产紧密结合,把学校教育向社会人群延伸,有力地支持了技能型社会建设。

抓好三个驱动

技能型人才培养关键在于培育一批高技能师资队伍,这是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核心驱动力。随着科技革命带来的新模式、新技术、新工艺、新职业的快速涌现,传统的以师范教育培养的师资很难跟得上新职业对实践能力的教学。因此,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明确指出:“从2019年起,职业院校应用型本科高校相关专业教师原则上从具有3年以上企业工作经历并具有高职以上学历的人员中公开招聘。”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指出:“丰富职业学校办学形态。职业学校要积极与优质企业开展双边多边技术合作,推动职业学校在企业设立实习实训基地,企业在职业学校建设培养培训基地。推动校企共建共管产业学院、企业学院,延伸职业学校办学空间。”坚持校企合作成为职业教育的基本办学模式。国家的这些职业教育改革政策,主要目标是要打造一批能够适应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教学环境和师资队伍,这是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驱动力。学校从三个方面着力构建高质量师资队伍,一是在校内专任教师中组建专业教学团队,聘请国内名师系统化开展教师教学能力培训。在2021年职业院校教师教学能力大赛中,有4个教学团队获得省一、二等奖,有一个教学团队获全国二等奖;二是从合作企业中选聘具有高级技术职称的“师傅”担任实践课教学,把新技术、新工艺引入课堂;三是创办名师工作室和工匠工作室,让优秀人才得到更高技能的培养。目前,学校已培育的专任教师团队有10个,合作企业达50多家,企业兼职教师20余人,设立名师工作室8个,工匠工作室3个,涵盖16个专业。“十四五”期间,将与市内外知名企业合作设立电池及新能源产业学院、芯片制造产业学院、人工智能产业学院、大数据产业学院等,为学校的高质量发展奠定基础。

推动四项提升

一是教育教学质量提升;二是专业化技能型人才的职业能力提升;三是产教融合协同创新水平提升;四是服务社会助力产业转型升级的能力提升。为实现四项提升,学校提出了“十四五”学校发展规划的基本思路是:贯穿一条主线,落实根本任务,坚持四大理念,推动四项改革,抓好六项建设,开展四类合作。一条主线就是高质量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四大理念是类型教育理念、“三位一体”三全育人理念、基础性理念、适应性理念;四项改革是办学模式改革、教学方式改革、专业教材改革、管理体制改革;六项建设是师资队伍建设、高质量专业群建设、标准化建设、基础能力建设、品牌文化建设、制度体系建设;四类合作是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升学就业一体化合作、跨区域对外合作。力争通过五年的改革发展,将新乡市职业教育中心办成豫地区技能性人才培养与输出的重要基地、河南省中等职业教育名校。为我市教育事业实现人才培养的多样化发展尽到责任,为地方经济转型升级和新兴产业发展提供劳动者支撑,为建设技能型社会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