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帝内经》作为医学书中的“医学之祖”,书中有句古话曰:“冬三月,此谓闭藏,水冰气坼,毋扰于阳。”意思是到了冬季,万物开始凋零,天气寒冷,千里冰封,万物到了闭藏的季节。为了顺应大自然的发展,在冬季,人类也要藏养体内阳气,滋养五脏六腑,所以日常养生必不可少。
冬天白天短晚上长,在养生方面也要遵循冬藏原则,根据大自然的变化,适当延长睡眠时间,这个时间段要养成早睡晚起的睡眠习惯。夜越深,寒气越重,所以要早睡,减少室外活动;同时,比起其他季节,冬季太阳的升起时间也会延后,在太阳升起后起床,寒气会少些,寒气入侵人体的几率就会少一些。对于阳气比较弱的老年人,最好等太阳出来之后再起床。
冬季想要锻炼身体,可以做一些室内运动项目,比如室内羽毛球、室内瑜伽,老人可以选择在早10点左右在公园散步、打太极、练习快走或慢跑等运动,保持愉悦的心情,做到平心静气,避免急躁烦心,保持开心的精神状态。
中医典籍记载,冬季是“藏养”的好时节,所以,冬季养生的根本原则是“藏而勿泄”。冬天在五行为水,在五味为咸,在五色为黑,在五脏为肾。人体内的所有阳气都来源于肾脏,肾脏是先天之本,冬季寒气最容易侵袭伤害肾脏,从而伤及人体的根本。所以,冬季养生最为重要的是养肾。
有句俗语说: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为了让冬季进补能更好地达到预期效果,应根据每个人的不同体质和食物的属性进补。中医按食物的性味分为平补、温补、清补等几类,进补要根据人的不同体质和食物属性进行辨证施补。即使体虚,也不能盲目乱补,否则,不仅无益于身体,反而会带来副作用。比如,身体非常虚弱的人冬季适合平补,例如山药、枸杞子等性味平和的食材更恰当;而冬季畏寒怕冷的人适合温补,例如核桃、红枣等温性的食材更合适;而肥胖、发热等人群,冬季适合清补,可以选萝卜、大白菜等食材。健康人群可以适当吃些具有补肾功效的食物,例如黑色的食物:黑米、黑豆、黑芝麻、黑枸杞、黑枣、黑木耳、黑荞麦等,自身带有淡咸味的食物如海蜇、海带、紫菜、墨鱼、海参等产品也具有养肾的功效,像莲藕、莲子、荸荠等水中食物也有补肾的功效。另外,像山药、栗子、核桃、枸杞子、芡实等也兼有补肾之功效。
(中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