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2版:
      

“造福于民就是最大的实事”
——记红旗区共产党员王全彬

胡学海 娄阁

宽敞笔直的马路,花团锦簇的社区,舒适美观的红砖高楼和社区学校,像家一般亲切的社区便民服务中心,居民们安居乐业,怡然自得……这便是社区建设在我市名列前茅的示范社区——红旗区洪门镇洪门社区。

每月第一天,是洪门社区老年人最开心的日子:因为这一天,老年人都会领到600元钱、5公斤鸡蛋;每年考上大学的学子,会领到4000元到1万元不等的奖励;幼儿上学全免费,老年人生日送关爱……件件实事办到群众心坎上。

熟悉洪门社区党委书记、主任王全彬的人都知道,他是一个勤奋务实的人。洪门社区之所以建设得这么好、发展得这么快,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王全彬多年来的无私奉献,特别是在“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中,王全彬更是洒下了无数汗水。而他却谦虚地说:“我没有干什么,为党工作是基层干部的责任,造福于民就是最大的实事!”

抢抓机遇谋发展

建设美丽新洪门

王全彬根据洪门的区位优势,确定了大力发展城郊型经济的思路,2003年起利用市区东扩南移之机兴建了建材市场、钢材市场和农贸市场。他又利用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之机,与河南科技学院联合由洪门村投资兴建高等级学生公寓楼,以上项目每年为集体增收1300多万元,并带动了周边的租赁业、运输业、饮食业等第三产业的发展,安排剩余劳动力800余人,累计增加农民收入8000万余元。2013年6月起,洪门社区仅用5个月便在全市率先完成了村集体经济产权制度改革,成立了鸿昇集体经济股份合作社。

2009年,洪门社区被列入棚户区改造项目。王全彬带领社区“两委”成员反复考察论证,大手笔超前谋划占地为400亩的新型农村住宅社区。自2012年5月洪门镇启动拆迁工作以来,仅用两个月时间就基本完成拆迁,未发生一起阻挠施工或上访事件,全村上千户群众喜迁400亩的洪门社区,成为我市新社区建设示范型社区样板,从而受到市政府表彰,和谐拆迁的“洪门速度”也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应。

困难关头显风采

办好实事为群众

去年汛期即将到来的时候,王全彬便未雨绸缪,带领社区干部提前一个月制订了汛情预案。洪灾发生后,他率领90多名年轻力壮的党员干部组成“先锋抢险队”,佩戴红袖标冲锋在前,领导社区“两委”干部、楼栋长、网格长不分昼夜24小时坚守岗位,冲在防汛第一线。面对全社区49栋楼中有25栋楼地下室进水的困难情况,他带头装运沙袋、抬沙袋筑拦水坝,转送抢险物资摆渡出行受困群众,抽排地下室积水,值班10天10夜,饿了就啃几口方便面,困了就依着门框席地而眠,没人替班,也毫无怨言。“我们是共产党员,越是到最困难的时候、危急的关头,我们党员干部一定得像钉子一样,钉在咱的岗位上,钉到第一线。”王全彬在接受中央电视台采访时如是说。

疫情防控期间,王全彬始终坚持在防疫第一线,领导、指挥、策划,事事亲力亲为,始终把“生命至上、人民至上”放在第一位,严防死守。在洪门社区第一次全员核酸检测中,他们仅用一天半时间,就检测了7260人次,用“洪门速度”圆满结束了全员核酸检测这场硬仗。

情系社区,情系居民,上为政府分忧,下为百姓解愁,让党放心,让群众满意,是王全彬不懈的奋斗目标和追求。他表示,将始终以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和爱岗敬业的工作热情,献爱于社区,服务于居民,创造幸福生活、和谐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