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2版:
      

疫情防控一线的“排雷兵”

□本报记者 陈荣霞

“每天上百个电话,到社区、商场走访……对流调人员来说,就是家常便饭。”在卫滨区疾控中心,疾控科科长张梦婷说,“做流调时提出的问题非常多、非常细,甚至有点烦琐,有时候针对一个对象就需多次询问、反复对比,最后才能形成完整的流调报告。”近期疫情防控工作严峻复杂,负责流调工作的张梦婷和队员们更忙了。

输入数据、整理材料、接打电话……卫滨区疾控中心流调队员办公室里一片繁忙。流行病学调查(以下简称流调)是阻断病毒的“防火墙”,流调人员是疫情防控一线的“排雷兵”。他们在接到任务后,需要迅速梳理分配,立即开展电话流调工作,争取在最短时间内切断传染链、追根溯源、控制疫情。1月9日,卫滨区疾控中心接到协查函,需要对辖区内密接者、次密接者立即进行流调。当时已经是晚上10时,坚守在工作岗位的张梦婷、陈丽娟、王莹、朱俐立即开展流调工作,一直工作到次日凌晨4时,为及时管控重点人员争取了时间。

“你到过哪些地方?和哪些人有过接触?” 要在人群中精准找到关联人员,既要有专业精神,又要有十足耐心。流调人员联系流调对象后,需不停询问引导其回忆过去14天内发生的每一个细节,掌握第一手资料从而精准追踪每一个可疑病例,找出隐患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了解完基本情况,流调人员还要进行数据整理和行程比对等,专业程度和细致程度超乎想象。队员们很辛苦,但没有人叫苦叫累。”卫滨区疾控中心副主任邢艳萍感动地说。

在该中心办公室里,有一个小小的沙发,上面放着被子。这几天,因工作太忙,队员们一直吃着送来的盒饭。经常是通宵达旦,谁累了就躺在沙发上休息一会儿。因每天只能睡几个小时,一直保持高强度的工作状态,大家眼睛干涩模糊,只能暂时用眼药水来缓解。

办公室里放着的流调包,等待着随时和主人出发。正是有一个个奋战在疫情防控一线的工作者,才守住了群众的安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