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4版:
    

辉县市公路铁军全力抢修山区灾毁路段

本报讯 “干线公路的灾后重建要及时跟进,尽快恢复群众的生产生活秩序,现在我们的任务就是及时抢通水毁路段。”“7·21”特大暴雨导致辉县市多条道路、多处桥梁水毁严重,灾害发生后,辉县市公路事业发展中心开始着手对灾毁道路进行修复。

据了解,辉县市境内损毁严重、抢修难度最大的S231薄平线为挂壁公路,该条公路是辉县市西部地区通往山西省最重要的道路,起于薄壁镇平甸村,止于薄壁镇,全长22.5公里。受洪灾影响,造成该路段约7.5公里山体多处滑坡,路面、路基及防护栏严重损坏,导致沿线村民无法通行。辉县市公路事业发展中心党委经讨论研究,本着修好路、服好务的工作理念,积极向上级争取,为百姓排忧解难,对该路段进行抢修保通。

得到上级批示后,辉县市公路事业发展中心火速组织施工队伍,成立抢险指挥部,第一时间对灾毁路段进行现场踏勘,并连夜会同专家对山体滑坡、路基塌陷研究论证,制订修复施工方案,并争取到灾后重建资金2000余万元。该修复工程分为两期,第一期对该路段山体滑坡处进行排险、路面落石清理和路基加固,保障人民群众的出行安全;第二期计划对山体进行再次加固,减少自然灾害造成的山体滑坡。

该施工路段地处半山腰,施工难度相对较大。道路上方曾出现落石塌方、山体滑坡,道路下方是300多米高的悬崖,道路路基因过水冲刷多处被掏空,加上目前山体不稳定,不断有土石滑落,施工安全隐患非常大,极易发生坠崖等人员伤亡事故。鉴于此,辉县市公路事业发展中心继续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坚、特别能奉献”的公路铁军精神,组织专家和施工人员在现场多次研究和调整施工方案,尝试使用21米长臂挖掘机进行山体排险,在相对安全的距离进行滑坡清理,先整理出施工平台,再进行路基修复和山体加固。

目前,施工人员已经整理出了施工平台和山体打孔站立平台,并对部分严重损毁路段的路基进行了清理,山体排险和路基打孔及锚杆加固正在进行中。“在灾毁道路修复中,辉县公路人敢于担当,发扬连续奋战、敢打硬仗的优良作风,全力做好应急抢险和灾后重建恢复工作,用责任和担当谱写了全市公路战线抢险救灾、保障畅通的新篇章。”辉县市公路事业发展中心主任刘天奇说。 (郑广义 傅海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