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3版:
      

低温也能烫伤?这些“取暖神器”,给孩子用一定要小心!

很多人可能会疑惑,低温也会烫伤?低温烫伤可比普通烧烫伤“鸡贼”多了!普通烧烫伤造成的创伤通常显而易见,也容易让人察觉和躲避。而低温烫伤,有点类似“温水煮青蛙”,是指50℃左右的温度在人体局部作用时间过长,使热力慢慢渗透进皮下软组织而引起的烫伤。初期,触及的只是人体的表皮,及时撤离热源,损伤完全可以避免。但如果对温度产生适应性,就很难察觉,从而导致热量渗透进更深层的组织,造成烫伤加重。

50℃的温度持续接触5秒人就会感到不舒服,随着时间延长,对皮肤的伤害程度加大。实际上,温度只要达到44℃,持续6小时,就能造成皮肤损伤。

44℃是什么概念?

市面上常见的取暖设备,能达到的温度各不相同,但整体上,实际使用的平均温度都在40~50℃之间,处于低温烫伤的“高发范围”。婴幼儿、老年人、瘫痪病人或醉酒者,往往因感觉较迟钝,成为低温烫伤的高危人群。

千万不要以为“觉得烫了躲开就行”,等感觉出来的时候,可能已经造成烫伤了!尽管这类烫伤的创面面积看上去较小,早期大多只是红肿、水泡、发白,但实际可能损伤深至皮下组织、肌肉等。严重程度主要取决于接触热源的时间,时间越长,皮肤受损程度越重。这种特殊的烫伤还很容易被忽视,家长们一定要谨慎再谨慎,防患于未然。

烫伤急救,牢记五字真诀

一冲:当孩子发生烫伤事故时,要尽快用流动的冷水冲洗烫伤处至少20分钟以上,以降低皮肤表面的热度,减少对皮肤的进一步损伤。

二脱:充分的冲洗和浸泡后,在冷水中小心移去衣物。如果伤口与衣物粘在一起,要小心剪开,避免强撕。

三泡:疼痛明显的,可持续在冷水中浸泡10~30分钟,用于缓解疼痛。

四盖:用无菌纱布轻轻盖住患处,如果没有纱布,可用清洁干燥的毛巾代替。切记不要用毛状、絮状的物品覆盖,避免与伤口粘连。

五送:赶紧送医院医治!再次强调:不要私自涂抹任何东西。

记住,凉水就好,不要用冰块,容易把皮肤冻伤。更不要私自涂抹任何东西(老鼠油、酱油、牙膏、红药水、紫药水等)。

最后,警惕这4类“取暖神器”

冬季常见的暖宝宝、电热毯、电暖器等取暖设备,分别存在不同的安全隐患,有不同的注意事项。

1.电热水袋

市面上常见的充电式热水袋分为两种,一种是电极式,另一种是电热丝式,其中电极式热水袋有爆炸的风险。

2010年,我国就已经将电极式热水袋列为禁止生产产品。但是,这类电极式热水袋并没有完全在市面上消失,反而比更安全的电热丝式热水袋更加常见。虽然有安全隐患,但也不用太害怕。只要购买时选择正规生产厂家,有3C认证和产品合格证,电源线密封良好的电热丝式热水袋,使用时不要直接贴在皮肤上,隔几层衣服,就没问题。

2.电热毯

每年因为电热毯的使用不当,引起火灾的新闻,也层出不穷。此外,儿童使用电热毯还容易因为尿床,导致漏电,产生非常严重的后果。因此,电热毯的使用,除了购买合格产品外,还要注意不要使用超过6年,不要反复折叠,尽量平铺。

通过前面的介绍,其实40℃是一个比较安全的温度。如果实在怕冷,可以设定合适温度,睡前关闭电源,使用时长建议不要超过4小时。

3.电暖器

电暖器或者电暖扇都是一样的,使用不当有发生火灾的危险。使用时千万要注意:不要用棉被、衣服等易燃物覆盖,远离沙发、床以及水源。切记远离易燃物!

4.发热鼠标垫

此外,还有一个“取暖神器”要引起大家的注意,那就是——发热鼠标垫。发热鼠标垫其实就是一个微型电热毯,持续加热两个小时后,局部最高温度能达到68℃。一不小心,我们就都成了温水里面的青蛙,被舒适的温度伤害得猝不及防。

本文转自“科普中国”网络平台。

(市科协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