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凤泉区潞王坟司法所
今年,凤泉区潞王坟乡被推荐为“河南省法治乡镇”。潞王坟乡辖区东西长8公里,南北长6公里,面积36平方公里,拥有仰韶文化、龙山文化、“武王伐纣”遗址和具有“中原定陵”美誉的潞王陵等国家、省、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余处。东有玫瑰泉,西有愚公泉,历史文化景点及遗迹星罗棋布,总人口2.8万余人,是个占地虽小但地理位置特殊的乡镇。
近年来,潞王坟乡紧紧围绕法治乡镇建设,加强法律服务和法治保障,开辟法治护农、法治强农、法治兴农的新途径。在基层一线精准施策,多举措打牢法治乡镇建设桩基,努力营造和谐稳定的乡村环境。创新法治方式,扎实深耕细作,用依法治理的力量,传递法治的阳光,播种法治的种子,努力打造让人民群众幸福满意的法治之乡。
增强依法执政水平。潞王坟乡以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为宗旨,不断增强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的法治观念和依法执政能力。完善和建立普法教育工作领导小组、依法行政工作领导小组等一系列创建工作组织,落实党委(党组)中心组集体学法制度、领导干部年终述法制度、宪法宣誓制度等,党委、政府依法执政能力得到增强。建立健全潞王坟乡网格化单位,党政领导、机关干部分工包干到村,指导负责行政村的法治建设工作,各村实行一把手负责制,并指定专人负责,强化责任,把法治建设工作落到实处。
实施全方位联动创建。潞王坟乡制定完善相关指导标准和管理办法,统筹协调相关资源力量,探索开展对口共建活动,加强协作配合,形成创建工作合力。坚持法治创建“一盘棋”,以法治乡镇创建为抓手,纵向统筹推进民主法治示范村、五好家庭等联动创建;横向全面推进法治政府、法治校园、诚信企业等联动创建,将法治创建触角延伸到最基层,贯穿到法治建设全过程,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全方位创建工作格局。
打造专业化基层法治人才队伍。整合司法、平安建设、信访调解、普法宣传、法律顾问等力量,建设一支以法律顾问为指导,多层次、多方面的法治人才队伍,通过建立定期培训和常态化服务机制,为统筹疫情防控、灾后重建、乡村振兴、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法治人才保障。打造法治乡村建设主力军,深入实施“法律明白人”培育工程,制定完善选拔、培养、使用管理等工作机制,培育出一支业务知识扎实、熟悉民情、群众信任、甘于奉献、敢于担当的法律工作队伍,为农民群众提供更贴心、更快捷、更准确的宣传、调解和指导等法治服务,引导广大农民群众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法治氛围。
深入开展法治宣传行动。围绕各类群体法律需求,贴近群众、贴近生活、创新形式,推动法治精神进村入户到人。深入各中小学,开展法治讲座、道路交通安全法宣传、夏季防溺水讲座等系列活动;利用开学第一课、法治教育第二课堂、毕业仪式等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结合五类重点人群的特点和法律需求,开展以《宪法》《民法典》为核心的法律法规基本知识的法治巡回讲座;推行“一村一法律顾问”制度,村级法律顾问覆盖全乡12个村,变“群众上门”为“送法上门”,结合群众身边的典型案事件,增强以案释法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依托各类基层文化设施,打造法治长街、法治游园等阵地,搭建法治文化活动平台,不断满足群众的法治文化需求。
构建“三化”普法工作体系。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谁主管谁普法”“谁服务谁普法”普法责任制,实现基层普法工作立体化、全程化、精细化。聚焦乡村振兴、万人助万企、优化营商环境等工作,深入开展“尊法守法·携手筑梦”等主题普法活动。推进精准普法、智慧普法、互动式普法,创新普法形式载体,加大新媒体普法力度,增强普法工作的渗透力、感染力、传播力和影响力,切实教育引导干部群众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让普法工作在乡村实起来、强起来。
执政兴国,离不开法治支撑;社会发展,离不开法治护航;百姓福祉,离不开法治保障。潞王坟乡将在实践中摸清发展规律,将法治乡镇建设落到实处。让更多的人能知法懂法守法,让每个人都能用法律的手段保护自己,从而助推乡村振兴。
(王海明 孙鹏程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