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3版:
      

浅谈新形势下的青少年科技教育

科技是科学与技术的统称。科学是一个建立在可检验的解释和对客观事物的形式、组织等进行预测的有序的知识系统;技术是制造一种产品的系统知识,所采用的一种工艺或提供的一项服务,是关于某一领域有效的科学理论和研究方法的全部。

当前,我国农产品、关键制造技术、能源资源、人口老龄化、医疗技术等领域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需要科学技术解决方案。这些方案需要的是科技方面的创新人才,未来更需要这样的人才,这些人才是基于当前青少年整体科学素养教育水平的。习近平总书记在2020年9月科学家座谈会上指出,好奇心是人的天性,对科学兴趣的引导和培养要从娃娃抓起,使他们更多了解科学知识,掌握科学方法,形成一大批具备科学家潜质的青少年群体。青少年科技教育对国家未来的发展与安全,意义不言而喻。

具备科学知识、掌握科学方法、具有理性思维,是成为一个科学家的基本科学素养。在“双减”政策背景下,全方位向青少年提供更多有趣的科技教育是当务之急,应从场馆建设、课程设置等方面提升青少年科技教育效能,引导青少年投身我国的科技发展。

场馆设施是基础。除了利用科协科技场馆的优势,还要融合社会科普资源,组织协调各大中小学科普设施,让学校设施物尽其用。

人才、课程是关键。加强科技教师队伍建设,组织和协调各类科技人才参与其中。紧跟时代发展,学习科技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经验,在人工智能、大数据利用、绿色创造、高端装备等方面,设计开发丰富多彩、生动有趣的科技教育课程,形成全民科普的氛围。

具体活动是载体。积极搭建平台载体,组织各类科技竞赛、科普讲座、科技展览及各类科学体验活动,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科学观念,培养科学精神,学习科学方法,锻炼科学思维,建立科技情感,掌握科学技能、丰富科学知识。 (市科协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