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
“施工队的人来给咱装雨水管道了,以后再也不用担心房顶漏水了!”日前,我市平原路26号院的议事会成员王阿姨,兴高采烈地向围坐在议事厅的居民讲述着庭院里安装雨水管道的最新进展。
据了解,在今年我市特大暴雨中,平原路26号院许多居民家里因楼顶积水渗透遭了秧。还好,在街道、社区和议事会的共同努力协调下,雨水管道安装总算有了着落。
小小的“雨水管道”解决了居民生活中的“大问题”,而这只是卫滨区在“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中的一个缩影。作为我市“我为群众办实事”30项重点项目之一,卫滨区通过完善六级组织、打造四支队伍、建立三项机制,进一步深化落实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工作理念,解决了一批群众反映强烈的“急难愁盼”问题。
完善六级组织
为基层治理装上“红色引擎”
卫滨区在原有区委、乡镇(街道)党(工)委、村(社区)党组织三级组织网络的基础上,推动组织向下扎根,完善片区党支部、庭院党小组、楼栋党员三级网格。按照全部覆盖、就近连片、易于管理和开展活动的原则,科学划分片区,原则上一个片区一个支部,一个庭院一个党小组。南桥街道申新花园小区在院内党员群众中推选出庭院物业自治委员会成员17名,充分发挥小区不同行业、不同岗位的在职党员、干部群众合力,将物业管理、门卫值守、院内亮化、基础设施改造多年遗留的问题妥善解决了。截至目前,卫滨区共设置片区网格支部99个,庭院网格党支部(党小组)306个,成立245个庭院业委会,353个庭院议事会。
打造四支队伍
为基层治理注入“红色力量”
建立一支红色书记队伍。推行“第一书记”机制,鼓励退下来的优秀老社区书记、老居委会主任继续担任社区下属党支部“第一书记”;支持片区支部负责人、党小组长通过规定程序兼任业委会主任、居民议事会负责人;推选庭院中有能力、有威望的热心党员群众担任支部书记、党小组组长。
建立一支红色青年队伍。依托各级团组织,整合青联委员、团代表及法律、卫生、金融、社保等领域的青年群体,积极参与社区治理和服务,打造23个“青春社区”;广泛参与社区防汛、疫情防控等工作。
建立一支红色物业队伍。积极推进“红色物业”创建工作,加大在物业服务企业组建党组织的力度,符合条件的物业公司成立党支部,暂时不具备条件的派驻党建指导员,把物业服务管理力量建设成为党组织联系服务群众、发挥政治引领作用的工作队。目前,卫滨区共有80家物业服务企业,成立党组织4家,派驻党建指导员76家。
建立一支红色志愿队伍。发动辖区党员干部、在职党员、青年团员、“五老”队伍、社区达人的力量,建立起自己的“能人库”。以“红分”管理为载体,将志愿服务活动与积分表彰结合起来,实现从党员到志愿者、再到居民群众的参与机制,吸引近8万名党员、群众参与其中。
建立三项机制
为基层治理夯实“红色保障”
建立健全共驻共建制度。在横向上形成街道、社区、驻区单位、行业系统、群团组织、社会组织“左右贯通”的“六位一体”格局,推动场所设施共用、人才聚合使用、信息互联互通,使各类资源在共同体框架内转起来、活起来。
建立“双向交流”机制。以小区联席会议为平台,完善“联合党支部+院委会+共驻共建单位”的共管机制,居民代表向联席会议传达居民们的实际困难和意见建议,相关单位在获取第一手信息的同时,也积极向居民代表通报工作进展、解释政策细节,最大限度地获取居民支持。
建立监督管理制度。采取“四微工作法”,即“搭建微平台、开展微讨论、实行微公开、开展微展播”,街道牵头建立小区自治评比制度,设置自治工作“公示榜”,通过微信群、公告栏等方式,公示党支部(党小组)成员名单、业委会(院委会)成员名单、工作职责、收费项目和标准,接受群众监督。小区、庭院门口的公示栏中有一个“专区”,一面面自制“锦旗”贴在光荣榜上,也记录了一个个党员、群众为社区治理所作的贡献。